麻姑节是哪一天 麻姑节是哪一天 麻姑节也称孟兰节,中元节,在河北省冀东一带,有“七月十五请麻姑”的风习。旧时,每年农历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煮肉、蒸馍馍,被称为“麻姑节”。 这个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秦朝。传说,秦始皇有个女儿,因脸上长得满是麻子,大家都叫她“麻姑”。麻姑虽其貌不扬,可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派了大批的士兵做监工,谁要是干得慢,就用皮鞭拼命抽打。这还不算,残暴的秦始皇还用棍子把日头支上,不让它落下,三天当一天。他又命女儿麻姑到工地去宣读他的圣旨,让苦工们三天吃一顿饭。善良的麻姑不肯这么干,她就跪下来向秦始皇求情,说民工们很苦很累,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饿得皮包骨头,希望父王开恩,放民工回去与家人团聚,至少应该放松对他们的监督,减轻他们的劳累。秦始皇一听,马上火冒三丈,大声吼叫道:“你这个不忠不孝的逆女,连我的话也敢不听,留你何用?来人哪,把她推出去斩首!”随着喊声,拥来几个刀斧手,把麻姑推出了皇宫。这一天正好是七月十五。当地的成千上百万民工和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无不感到心如刀绞。以后,就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举行仪式,纪念被害的麻姑。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 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说麻姑是唐代人,她出身微贱,但从小聪明绝 顶,心灵手巧,成人后知书能文,嫁给了一个唱戏的“伶人”为妻。后来,丈夫被一个姓李的刺史害死,麻姑就沦为李的小妾。因遭李的大老婆妒忌,在这一年的七月十五被暗杀。当时天下着绵绵细雨,那情景是极为凄凉的。“七月十五麻姑节”的成因,是由于人们同情这位无辜被害的麻姑,她的悲惨身世令人泪下。民间纪念她,实际上是寄托了人民群众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弱女子的深挚同情。 看过电视剧《大明宫词》的人一定还记得,太平公主初遇自己未来驸马时的情景:幼小的她和女伴走散了。在长安拥挤的街道上,她拽下了自己头上的面具,四处寻找,逢人就问。当她胡乱拉下一个男子的面具时,一张优雅的面孔蓦然出现,她未来的人生画卷就此展开……这段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唐朝的“鬼节”——中元节,也就是盂兰节。当时,除了祭拜之外,还有丰富的民间活动。像灯会、放焰口、放河灯等等。直到现在,台湾还保留着这种习俗。他们的主要活动有放水灯、普度和抢孤。 放水灯总是被赋予很多浪漫色彩。最初,它是用来通告水府幽魂(溺毙的鬼)来享用祭品。水灯分为水灯头、水灯排两种。水灯头分为圆形灯笼和纸厝(房屋状的水灯)两种。水灯排是用木材扎成木筏上面再悬放灯笼。把水灯放入水中,相传水灯流得越快,该字姓人家当年运气愈好。 而另一种活动“抢孤”现在在港台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活动。在普度的广场上会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民国八十一年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 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在著名的动画《麦兜故事》中“抢包山”的情节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每年我们还能看到香港政府在盂兰节期间发布的通告,广而告之民众注意财物和环境卫生等。可见传统鬼节在港台因为有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活动作支撑,仍然受到民众的喜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8124fd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