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嬗变——评《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

时间:2023-01-20 13:26: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嬗变——评《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作者:别君华

来源:《传媒》 2016年第21



/别君华

1978年以后,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加强,社会文化开始出现分化趋势,青年亚文化在新的社会土壤中蓬勃发展。以“朦胧诗”和“星星画展”为代表的文化活动推动了我国亚文化的发展,而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使得摇滚乐成为呼唤亚文化、冲破主流文化束缚的旗帜,召唤着新时代青年的愤怒、叛逆和希冀的力量。亚文化的发展引起了学界关注,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多建立在“异文化/主导文化”的模式上,这些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出发,主要探讨“代沟”“越轨”“摇滚乐”和“校园亚文化”等主题,鲜有从微观层面对不同亚文化组织结构、内部互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多落脚于“双刃剑”式的正面、负面的双侧总结上,欠缺文化层面的探讨和批判。

随着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成果被译介到中国,“抵抗”“风格”“仪式”“收编”等一套关键词成为国内亚文化研究的主导话语,虽然丰富了国内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但上述关键词不分语境的反复出现无不面临套用之嫌。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大潮涌动作用下的青年亚文化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亚文化理论中对于“场景”“新部落”“娱乐”“身份”的研究显然更具时代价值。就中国而言,在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经历了Web1.0Web2.0甚至Web3.0不同技术阶段的发展,亚文化呈现出更为多元的文化样态,社会总体文化也随之变迁。所以,从媒介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转型期青年亚文化问题不仅是理论建构的需要,也是对新时期社会现实发展的回应,更是立足于全球视野的时代需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9月出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教授和陈霖教授合著的《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一书,为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该书在芝加哥都市社会学、英国伯明翰亚文化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第三空间”“新部落”“阈限空间”等后亚文化理论与中国本土结合,系统梳理了新媒介空间丰富多元的新兴亚文化现象图谱、表征、意义与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独辟一章,从性别角度出发,对新媒介空间的女性亚文化给予深切关照。该书运用媒介社会学视角考察新媒介时期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围绕这一核心命题,作者从多维度对新媒介青年亚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新媒介技术与青年亚文化相互建构。网络传播强交互、多中心、去总体的技术逻辑暗合青年亚文化反主流、反权威、强调自我价值的反叛精神,两者相辅相生,相互建构。一方面,新媒介技术不仅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更加开放和相对安全的表达空间,而且提供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的表达手段,催生了新的亚文化样态。另一方面,多元亚文化形态也型塑了互联网文化,二次元、段子、恶搞视频等多样的亚文化表达并不居于网络空间的边缘地带,它们与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一道,组合成网络文化生态有机体。亚文化作为“鲶鱼”为网络文化带来活力,催动其成长。

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文化偏向,新媒介亚文化与新媒介技术异质同构,呈现出技术基因和亚文化基因相互交织的复调与丰富和声。新媒介的场景生成能力使亚文化突破了时空界限,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不同部落圈的重叠、全球与地方的流动使之呈现出明显的混杂性。在此基础上生成和传播的青年亚文化弱化了过去抵抗甚至对抗的意味,没有哪种确定的意识形态、阶级


成为他们坚持抵抗的目标;多元并包的亚文化从封闭走向普泛,将“知识青年”“打工

族”“农民工”“都市青年”等不同阶层、性别、收入、学历的年轻人吸纳其中,成为各阶层青年可以共享的文化;新部落为青少年提供了现实社交的延展,在虚拟空间中他们能够轻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兴趣爱好建立的社会资本能够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扩大了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版图测绘。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网络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的运用,作者深度考察了黑客、极客、Cosplay、字幕组、养娃族、微视频、恶搞等14种亚文化形式,将其归结为技术派、迷一族、新部落、视觉系四个子亚文化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具有共性,但每种具体的亚文化形态又根据价值追求的不同而独具个性。

不同亚文化的实践方式和价值诉求虽有不同,但是娱乐、混杂、消费、文化资本四个关键词成为青年亚文化的新表征。“阶级”“代际”等过去较为严肃和宏观的对抗对象不再是明确的所指,通过拼贴、挪用主流文本和商业体系、政治话语中的符号,用戏谑、恶搞、娱乐方式与政治、资本、意识形态游戏,形成了不同亚文化群体独特的语言体系。

符号一方面以消费、休闲的形象出现,温和地表达淡化了原本的二元对立诉求,消弭了亚文化的对抗意味,另一方面作为“行话”成为检验亚文化知识、群内规则熟悉程度的指标。能够熟练运用该符号体系的个人在该场域内占有高层位置,也更容易转化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以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力。对符号的“消费”和“娱乐”替代赫伯迪格时代用身体装饰表达的“风格”抗争,成为青少年确认自身价值的新标尺。“时尚“和“潮”是亚文化青年在消费社会中表征自我的方式和追求,对国外象征符号的消费满足了地方亚文化青年的全球化想象。但是,新媒介的混杂场景允许青少年在不同亚文化部落群中自由流动,用多个ID演绎多重自我。被禁锢的主体在多元场景中释放,个人的性别、年龄、阶级、民族纷纷匿名呈现,虚拟社区为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身份提供展演的场所和满足的出口,在多元镜像中,符号将固定的个体击碎,固定的自我消散了。

创造性地将“对话”置于亚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的中心。要全面了解亚文化的意义,必须将其置于社会总体结构的构成和变迁中加以考察。虽然新媒介技术的“共享”基因使“硬”的亚文化“变软”,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性因素已全然消弭,只不过性别、阶层、代际指向在娱乐和消费的遮蔽下更显缓和,交流、对话、认同、共识成为理解现阶段亚文化的关键概念。

亚文化作为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夹缝中的文化形态,缓和了两者间的冲突,创造性地调适社会总体文化。在本质上,亚文化既不完全认同主导文化强加给它的价值观,也不认同大众略显“庸俗”的娱乐文化,它修补了过去刻板的意识形态话语和较为单一的大众文化。不断涌现的亚文化事件拓宽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口径,丰富了主导文化的民主意涵,拓展了社会总体文化的外延,并为其打开了边界,使新鲜力量流动其中,促成新的文化整合。青年亚文化共享自由、游戏、多元且非中心、非垄断、非功利的伦理价值,挑战了社会主流伦理,又参与了对社会主流伦理观的建构,推动了社会总体文化的变迁。

以混杂、娱乐、消费、文化资本为特征的新媒介亚文化,是当今时代青少年表达自我、确立自我认同、增进社会交往、获取话语权的主要方式。庞大的网络亚文化资源不再居于文化领域的边缘地带,它与主导文化、商业文化的关系从对峙走向对话,非此即彼、你强我弱的判断已经过时,对话是理解新媒介亚文化和其他文化关系的中心。

过去,当我们谈到亚文化和文化工业的关系时,必以“商业收编”为亚文化的宿命哀叹。但是在今天,商业资本瞄准亚文化市场,将亚文化概念作为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噱头,一方面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小众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进一步的书写实践中,


青少年将商业产品纳为己用,灵活地改写其意义从而规避商业力量的侵蚀,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

在与商业资本的对话合作中,亚文化力量不断壮大,甚至演变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年轻的乔布斯作为黑客创造的“苹果”,如今已风靡全球。但是,新的亚文化力量在新媒介空间中必然会不断生成,青年一代充满理想色彩的价值追求永远具有打破既定规则的先锋力量。

正如作者所说,网络空间的亚文化必定是不断处于更迭之中的,在文字落成之时,新的亚文化已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我们也许没法对新兴的亚文化进行最为全面和详尽的考察,但是,作者对新媒介空间亚文化版图的深入测绘使我们把握到新媒介亚文化的生长逻辑、总体规律,这将对我国总体文化的提升有所助益。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bd6cad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