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鼓点 瓦尔登湖,毫无疑问,梭罗的湖。 也许是自嘲,也许是自夸,他说:“不紧跟队列行进的人,大抵是听见了另一种鼓点。” 浮在我脑海中的第一念还不是旖旎如画的瓦尔登湖,而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人类也许就是那一支宥于马孔多的小队伍,在上校的带领下寻找大船,寻找海洋。而他们正是从吉卜赛人帐篷里神异的鼓点声中,发现了冰块永恒如钻石般的耀眼。 梭罗无疑是听到了另一种鼓点,区别于汲于名位与贪于物欲,那是一种纯净如水的鼓点。在中国文化意象中,与之对应的是陶渊明。陶渊明也曾在当时不大的中国版图上奔徙,腰间别着酒壶,手中却要抱着公文。后来他在诗中写得尤为动人:“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世的大网将他笼得落荒而逃,亦是去追随那茫远的鼓点。他听到了自然的召唤,那,既是桃花春水,也是晨光熹微,是云无心而出岫,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当然,这另一种鼓点,更源自内心的召唤。 《红楼梦》中有一段美丽的心灵出走。凤姐过生日,请了戏班子在贾府锣鼓喧天。座中,贾氏众子弟吃喝谈笑,众声喧哗,然而一座旁门里,却是一个尚显单薄的少年一闪而过。作者用极佳的耐心维护了这一次出走的神秘,宝玉骑马到了城外,水仙庵中,碾土作香,祭奠去年今日投井而死的金钏。宝玉一定会想起,他撩动她耳镯时反射出的熠熠之光,也一定不会忘记,王夫人那个耳光的清脆与自己的落荒而逃。宝玉常听到的鼓点,既是贵胄之家惯常的喧闹,真情或假意;也有他父亲功名利禄的敲打,满口忠孝的训教。我很钦佩宝玉,他能在那么喧闹的地方听到那似有若无的鼓点。所谓离经叛道,实为耳聪目明。 身遭色彩愈繁,我们愈见不到布满苔藓的小径;耳中杂声愈众,我们愈怀疑他人听到的另一种鼓点。 所以庄子极力的主张,是让色彩变得简单,让音乐变得简单,让生命变得简单。庄子是位鼓手,还记得他敲锣打鼓欢歌妻子的辞世吗?他早就看到,在天地间曾不能以一瞬的人,实是物与我皆无尽也。于是他挥起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扬起他枯瘦的面颊,在破旧的鼓面上击打出世间从未有过的鼓点:赞美生命,赞美自由,赞美脱去躯壳逍遥于世。 追求自身的独立,聆听另一种鼓点,深深地扎根于智者贤人但时代强烈的不安。不论是好时代还是这是坏时代,它都是一部吸力强劲的搅拌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指引,生命就是揉碎拼合的苟且。竹林七贤是一个例子。他们曾一起击鼓而歌,弹琴复长啸,有人坚持自己的鼓点与方向,问斩于市口;有人却趋炎附势,顺便揽些钻核卖杏的活。臧克家写《有的人》,一切历史人物都有了他应得的评价。 屈子行吟泽畔,渔父鼓枻而歌,他们无疑都听到了另一种鼓点:屈原疾楚王听之不聪,在一众云霓小人中纫秋兰以为佩;渔父在这魆黑的末世与世迁移,餔糟歠醨。纷繁世界,各取其径,各聆心声,于是有人那句动人的“渔父莞尔一笑,不复与言,鼓枻而去„„”无言的尊重,无疑是对追寻另一种鼓点者最高的要求与褒扬。 听,群山回响;听,百川激荡。听,那另一种鼓点,纵使让自己与队列愈走愈远,却与内心,愈来愈近。 江苏省苏州中学 高二(2)班 居益 指导老师:杭尧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b05454c1c708a1294a4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