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从博弈论被引入经济学以来,现在经济的许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博弈论在强调经济活动的利益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同时,也在突出反映社会制度的本质。人们或组织需要更多的信息在预期其他参与方行动决策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期求更大的利益。而我们所谓的制度就是均衡行动选择的本质特征,被参与方普遍认可并与他们的行动息息相关。 下面以最近的南海争端作为案例用博弈论的知识对争端各方所认同的制度进行研究。由于南海问题牵涉利益参与方较多,争端较为复杂,我们只考虑中国和南海诸国双边的政治博弈。 首先看南海争端的地理位置。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突出,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再次,南海的资源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南海地处中、菲、越、日、马各国交界地带,渔业矿产资源丰富,各国利益争端复杂,这也成为南海争端形成的必要条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众所周知,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忽略和偏离制度对其而言是无利可图甚至产生消极效应。从60年代至今,中方与南海边界小国以及美日印诸国产生了重复参与博弈的战略互动的稳定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海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到90年代末,这些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余个和油气田180个,仅1999年就年产石油4043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分别是我国1999年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2.5倍和7倍。目前,南海沙域已经有200多个油气田,超过1000口油井被东南亚国家勘探和开发,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5000万吨。各国对中国渔业资源的掠去是惊人的,并且还经常抓捕中国渔民。90年代东南亚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也是中国开始关注中国南海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十分被动。主要岛屿除太平岛为台湾所占之外,其余均控制在越、菲、马等国手上。 经过 2012年4月10日,菲方首先发难,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遭到中国海监船制止,随后中菲双方发生对峙事件,冲突一触即发。南海诸国强硬派主要以菲律宾和越南为主,这些国家在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过程中,攫取大量的财富,同时希望东盟各国强力支持,以牵制中国。中间派主要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主,一方面这些国家在南海所占的岛礁不多,另一方面作为东盟的大国,与中国贸易额巨大,因此不愿正面得罪中国。斡(wo)旋派主要以新加坡和缅甸为主,他们珍惜现有的发展环境,由于南海问题不涉及己方利益,所以,他们呼吁“应在自愿,共识的基础上解决南海问题”。 事件分析 宏观而言,此次冲突菲国企图依靠美日在纠纷中谋利,转移国内视线缓解国内矛盾,试探中方对南海的态度。然而,经济方面而言,中国式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出口业旅游业对菲经济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政治方面而言,菲与中国相邻,在地缘政治以及外交战略的背景下深化双边政治合作对菲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军事上来说两国军事实力差别较大,若无其他国家参战胜负偏向性明显。由于南海诸国在南海石油开采、渔业开发方面侵吞了相当大的经济利益,保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南海话语权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对菲而言此次博弈只能限于领土纠纷绝无可能波及战争。 对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获得对南海(尤其是南沙)的支配地位,使中国的战略防御纵深向南推进数百里,对于保障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南海问题不解决,则中国与东盟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将长期存在,而且南海是海上交通要道,控制南海,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安全有重要经济意义。自1986年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贯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真正成为大国的必要步骤。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主权的问题,更关键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和长久的国家安全。就目前而言,中国保持迅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任何军事冲突势必会制约中国发展的前景,保证主权以共同开发换取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大势所趋,因此中国处理南海事务也秉承着搁置争议的原则以换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参与方的行为假定角度分析, 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前提下存在行为动机的双重性,即一方面追求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要顾忌国际舆论。值得一提的事,菲在冲突中企图交以国际仲裁的方式争取国际舆论,从而间接争得南海话语权正是行为动机双重性的体现,但我国外交部更胜一筹---机智地以“不能随便把别国领土提交国际仲裁”的方式予以回击,菲无从应答。 青木昌彦说,制度是关于博弈是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护系统。因此就目前而言,博弈参与者维持现有的均衡是符合双边利益的。综上所述,中国与南海各国的相互博弈可视为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系统会自发的锁定该状态除非有强烈的外部冲击,任何均衡偏离的一方所得的收益总是小于不偏离均衡所得的收益。即使存在更优的纳什均衡现有状态也一般不会改变,这也反映了博弈的有限理性。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博弈中双方均在维持局部遵同效应,当双边经济政治实力及国际形势不发生显著变化以及排除事件偶然因素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中国与南海诸国的领土纠纷在近几年难以发生局部战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c4548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