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才有好文章 汉代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说:“精诚由中,故文娱感动人深。”意思是,真诚发自内心,文章便能感人至深。一篇好的文章,必然要有光彩动人之处,然而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绝对不会感人。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写人叙事也好,绘形绘景也罢,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蒲松龄生在清初激烈动乱的年代,仕途上屡遭挫折,清醒深刻地洞悉当时的社会生活,“孤愤”之情郁积心底,才于瑟瑟萧斋中“浮白在笔”,著成传世之作《聊斋志异》。曹雪芹在家道败落之后饱尝痛哭悲辛,生活穷苦,“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又“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有感于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才“编述一集”,著就了古典小说的高峰之作《红楼梦》。 古今中外许多写作实践也都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写作技巧。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往往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湖北一考生的《给班主任的一封信》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能获得成功,不是靠巧妙的构思、精美的语言,也不是靠曲折的故事、生动的场景,而是靠作者的那支无矫情、不造作的笔,靠那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取悦人、折服人的情感。 可是,在写作训练中,存在着两种不良现象:有的学生没有亲临外物、切身感受,没有动情,就匆匆作文,或者抄袭别人的作品,或者编造离奇的故事,为文造情,虚情假意;有的学生抒发的感情不是由所写的物态、事件、人物自然引发的,而是作者硬安上去的,与所写的物态、事件、人物割裂、不符、矛盾、错位,偏离文章内容基调,没有依托,成为无源之水、无缘之情,游离主题之外,令人莫名其妙。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挚、自然的情感体验。作文绝不是无病呻吟,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充满爱的温馨。很难想象,一篇连自己也感动不了的文章能打动别人吗?要避免这种毛病,就要求作者在动笔之前,扪心自问,自己内心动情了没有?确实受到感动了没有?如果没有,就不要动笔!因为虚情假意的无病呻吟绝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天下美文,美在至诚!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特征,因而没有情感体验很难写出好的作品来。例如:俄国19世纪作家契诃夫晚年想写一篇描写青年女革命家的短篇小说,但他没有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没有这种人物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那么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怎样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呢? 第一,观察生活,体验真情。生活是感情的源泉,真情实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要在仔细观察中捕捉情感的触发点,例如:置身草木萌发、风暖鸟鸣的春天,朱自清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春》)面对潮起潮落、气势磅礴的大海,鲁彦体验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潮与激情。(《听潮》)由一片瓦、一根草、一杯土、一枚枣核、一个背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14904d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