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

时间:2022-04-02 11:2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

清明有踏青的习俗,究竟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迎使用。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 清明踏青习俗由来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户郊游“胜日寻芳”的好时节,所以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不过,这一习俗的形成最初却不是因清明节,而是与早于清明的上巳节有关。

所谓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时风俗因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xì)。另据《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可知,曹魏以后,上巳节固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

上巳日,古人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主要是祈求人类的繁衍。这天,经憋闷了整整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集体在水边举行仪式,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所以,这个时候也是那些多情男女相会求偶的“春宵一刻”。此外,两个氏族之间也往往借上巳节日在野外相聚,搞些对歌跳舞的活动,沟通彼此的感情。后来,上巳节演变成郊外踏青游春,水边宴饮赏春的节日。

清明踏青理由

实际上,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

1






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清明踏青好处多,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清明时节,气温转暖,郊野春游,做些轻微活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筋键的活力,灵活百骸,使气血运转,冠状动脉血循环得到改善,是强心最佳法。

按摩人体脏器。清明时节,芳草萋萋,心恋崎岖,信步闲游,全身都会受到震荡,这种震荡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现沉淀物,加速里面渣滓的散退;有节奏的步行,低频适度的颤动,对内脏器官更能起到按摩的作用。

调整人体代谢。清明时节,春和景明,大地绿遍,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大气中的“长寿素”——阴离子较多,是调整人体代谢的天然“药物”,更是治疗精神紧张的理想“解毒剂”。

清明节踏青采野菜有讲究

清明时节,很多人到郊外踏青,顺便将绿油油的野菜挖回家,端上餐桌。专家提示说,野菜中含有多种保健功能,常吃野菜对健康大有好处,但要学会科学食用。

野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此外,野菜还普遍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对治疗便秘和防治结肠癌都有好处。

野菜的吃法有多种,既可热炒,又可用来熬汤做馅,还可经热水焯后做成凉拌菜。可以食用的野菜有荠菜蕨菜香椿马兰鱼腥草灰菜水芹菜刺嫩芽苋菜婆婆丁荠菜马齿苋等。

野菜虽好,但要科学食用。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用方法。有些野菜适宜生,如婆婆丁等,最好的吃法是洗净蘸酱生吃,而有些野菜如荠菜马齿苋则宜熟食。不认识的野菜不能盲目吃。久放的野菜也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清香味散发殆尽,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很难吃。

清明去踏青,别忘带风筝

清明去踏青,最好带风筝。放风筝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同时又是一个好的养

2






生方法。放风筝能使人忘记烦恼与压力,用一条线牵住远飞的风筝,有一种“一线握在手,天高任鸟飞”的愉悦心情,使气血调和心旷神怡。放风筝需要技巧,是一项很好的健脑运动。

放风筝能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消除体内积热,达到强身健体运动养生的目的。放风筝的同时,人们在寻觅追逐飞鸟和风筝的过程中,要调节视野变换焦距,对消除眼疲劳大有好处,学生和一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们更适合放风筝。放风筝时眼睛专注凝视,这种向上看远处某一定点的特性,可促使眼睫状肌放松休息,从而预防治疗近视眼。

放风筝最好到郊外,城区空间狭小,车辆多,稍不注意可现意外。有关节疾病特别是腰椎关节疾病的人,不适合放风筝。另外,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对花粉过敏的,千万别到草地鲜花盛开的地方放风筝,以免身体没锻炼成,过敏旧疾倒犯了。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20c0f25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