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手抄报资料范文 “荷”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二声hé,一个是四声hè。 “荷”表示生在水中的草本植物“莲”的意思时,读二声。例如在“荷花”、“荷塘”、“荷叶”中读二声。在生活中常说的“荷包”、“荷包蛋”中也读二声。“荷”出现在某些词语中充当音译成分时,也要读二声。例如在“荷兰”、“荷兰豆”、“荷尔蒙”、“荷兰牛”、“荷马史诗”、“荷马时代”中读二声。 “荷”读四声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意思: 1、表示背(bēi )或扛。例如“荷锄”是说扛着锄头;“荷枪实弹”是说扛着枪,并且子弹上了膛。 2、表示承当或担负。这时是动词。例如“荷重”、“负荷”、“荷天下之重任”中的“荷”都是“承当”的意思 。 3、表示承受的压力或者担当的责任。这时是名词。例如“肩负重荷”是说肩上承当着重任。 4、表示承受恩惠,多用于书信。例如书信中有时采用“……为荷”的说法,表示对方做的事情是对自己的恩惠,对此客气地表示感谢。 5、指电荷。例如“正荷”、“负荷”中的“荷”都是电荷的意思,要读四声。 在中国过去的官位设计中,有以左右为名的官职,如左丞相、右丞相,左司马、右司马,左将军、右将军等。那么,左右哪个大、哪个尊、哪个先、哪个上? 在中国汉字的组词习惯里,当两个名词组成一个并列词组时,大都是价值高者、尊者在先,价值低者、卑者在后,如男女、尊卑、贵贱、君臣、父子、母女、内外、官兵等。根据这个规矩,可知左为尊、右为卑,所以才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乃男尊女卑故也。 但是,汉代以前却恰恰相反,右尊而左卑。《史记·田叔列传》记载:“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无出其右”的成语也正由此而来。所以那时人们把豪门大姓称为“右族”和“右姓”;崇尚文治称“右文”,崇尚武治称“右武”。左那么表示卑下,所以官职降职称“左迁”。进而右还有赞同的意思,左那么表示反对。 汉代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就方向而言,东为尊、西为卑,南为尊、北为卑。帝王面南而居,其左为东,其右为西。既然东为尊,那帝王的左就自然为尊了。这也反映了君权越来越重要。 人们在继承传统时,更多地以离自己近的为准。所以汉代以后的左右所象征的尊卑也渐渐成为正统。现在的官员隆重出现在公共场合,有两种排位法,一种是按“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的顺序排;一种是“一把手”居中,“二把手”在其左,“三把手”在其右,然后一左一右排。后面一种排法,正是对左先右后的现代诠释。 但一些词语的意思仍然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色彩,如“无出其右”,右仍为上;“左迁”,左仍为降;“左道”,不正之道;“相左”,相悖也。 文字真是个奇妙的事物,人类的文明需要文字,感情也需要文字来传达,当文字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时,便成了语言,人说话时的一停一顿,变成纸面上一个个的标点符号,巧妙地表达了人的情感,尤其是汉字。当我咀嚼汉文字时,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感,人道仓颉造字,以人力造出文字不简单,而形成一种真正简单直白的文体,汉字,中华古国五千年来沉淀的精魄更为不易,时间使然,现在在我书写着的时候,把那人们忽略的文字的魅力慢慢地拾起、品味。我不知是否还有人同我一般痴迷于汉文字,但我能感觉到汉文字的魅力。 中国的文字,且不说文字所组成的文章,单从文字本身就有令人着迷之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那时人类的 文明才刚刚出现,缺乏以创造出更方便的文字,但已可以表达事物,具有文字根本的功能,所以甲骨文和金文,似画非画,但也可以识得大体意思。西周晚期时,便有“大篆”诞生,大篆比之甲骨文与金文,更为简洁,我也更喜爱一些,在初一学历史时,曾展现一个用大篆书的“马”字,我用笔照着那个“马”字描了一遍,奈何描得再像,也是有其形而无其韵,有时我自己都微微恍惚,我爱古典文字到底是爱它本身还是古典文字所附带的中华古文明的古韵?那古韵饱满而沧桑,厚重地压在你的心头,却又轻盈如风,一瞬间便被现实的浮华惊扰,逃了出去。我可以在文字上摸到这韵的一点点痕迹,尤其是古文字,除了那特殊的“韵”外又多了一股神秘感,接着向前走去,随着人类精神的变化文化的进步,使我可以看见小篆的形影。 小篆跟现在的隶书、楷书(因为隶书、楷书接触的比拟多,也有许多人懂得,所以我有“现在的”)很是相似,从中可以看出大致痕迹,我在书籍资料给我铺成道路中,幸福而又贪婪地咬着这些文字,我的手指微微颤抖——这是一个华夏子女对其文明的热爱! 再看看楷书与篆书,一笔一画,简单明了,有力而不失均衡,方正又蕴曲滑,从各式各样的字中可以看出各种各样情感事物,但所有的字又都含了一种神意,那是气节!是中国民族的气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25e2aca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