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总结【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时间:2023-01-01 11:4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总结【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低值易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于破损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采用这种方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时,其最高单价和适用品种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各期产品成本负担,以及影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这种方法适用于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低值易耗品报废以前在账面上一直保留其价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占用着一部分资金,有利于对实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大量的账外物资。这一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很大,为了均衡产品成本负担,也可将其摊销额先列入待摊费用,而后分期摊入产品成本。 4.净值摊销法。

净值摊销法是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净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采用这种摊销方法,从单项低值易耗品来看,其各期的摊销额随着使用期间的推移,摊余价值的递减而逐期递减。在它报废前会保留一部分未摊销的价值,这样有利于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监督。对比五五摊销法,其产品成本负担比较合理。因此,这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种方法适用于种类复杂、数量多、难于按件计算摊销额的低值易耗品。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是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但所用的方法不能随意变动。具体方法:①采用一次摊销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作为低值易耗品的减少,冲减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 贷:管理费用 ②采用分次摊销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按实际成本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根据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分期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借:管理费用(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 贷:待摊费用(摊余价值) ③采用五五摊销领用时,按实际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根据本月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计算当期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已提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2f7e7b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