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义词演变为贬义词的原由 导语:从感情色彩上看,词有褒义词和贬义词之分。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类词都必须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但是,某些褒义词和贬义词(包括中性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的感情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至于“褒贬互换”,即所谓“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那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褒词贬用”常见,多用于讽刺;以下是原为褒义词的贬义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褒义词成语演变为贬义词的原因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原本是一个彻底的褒义词【注音】yìguānqínshòu【解释】衣:穿衣;冠:戴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出处】明金莲记【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既是不孝,所谓~,要那才女又有何用?”【近义词】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歇后语】鸡披袍子狗戴帽【灯谜】狐狸戴面具 【网摘】成语"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其实。这个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XICHI(由于电脑上没有这个词语,因此打不出来)、鹌鹑、练雀。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 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二、原为褒义词的贬义词举例 奇葩,原本不但是褒义词,而且是很高的褒义词,有奇才和杰作之意。 例如2010年以前的网文里,就能看到“霍特将军是德国装甲兵当中的一朵奇葩”“某某作品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之类的用语。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谁带的头,不但成贬义了,而且还是很严重的贬义词,成了跟差不多的意思了,基本出来就是用于侮辱和不尊重人的场合,完全毁掉了原词,所以这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演变后的流行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bcf036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