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别再说在哪都一样杂文随笔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没有了铺天盖地的雨声随之而来的是小贩收废品、收彩电收空调、收电脑显示器的叫卖声,由远及近又远去。留下一阵清醒,摸出手机原来也到了8:30,这是我今年第一个不用起来上班的星期一,可也扛不住固执的生物钟。或许真的是劳碌的命吧,请了年假,跳出了工作的范围,可身体还记得。同事打来电话,心里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休假,可是嘴巴已将事情答应下来了,这又算什么呢? 原来觉得,人嘛!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可是现在,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我想适应会来的容易,可是适应不就是现有环境对人的改变。人,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环境的教育,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也好,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也好,或者多方面要求的社会教育也好,环境一直在告诉我们,你要适应你所处的环境,改变你自己,要融入环境。可是到底是环境选择人还是,人选择环境。你无法只呆在一个环境中,就像河水一直在流淌,有新的加入,也有支流分开。你的年龄一直在增长,你要带着家庭给你的教育,去上学接受正统教育的影响变成学历,去生活接受社会环境的培养变成经历。当两者有冲突的时候,你还在学校家长会告诉你听老师的,你还是心有不甘,通过观察、思考来拥有自己的判断。你还在实习父母会告诉你听你师父的,你还是心有迷惑,你会给你的同事,兄弟姐妹来分享,听从多数人的意见。一来二往,或许你活成了自己的样子,或许你成了芸芸众生的一个。走过的路,听过的话都教我们反思,有些人打着教你的旗号坐着伤害你的事,有些人说着帮你的话,却拿着属于你的东西。经历了信任与背叛,即使走在秩序井然的大街上也没有安全感。经历了醒着失去,即使还在重复着以往的生活,可是明显的有什么东西变了。不再相信不止是他人,连自己的感官都开始怀疑,坐着以往每天都要坐的BRT也怕自己坐过了站。你的世界在发生着改变,环境还是对你下了手。你所看见的世界的样子是本来的样子,还是你只看见了你想看见的部分。 珍惜善待他人给你的每一份温暖。 第二篇:荒唐在哪杂文随笔 这几天的早睡早起,体验着别人的朝九晚五,像活进了一个套子里。 早晨,在固定的站点等候,在相同的地方,遇见相同的人,听到相同的呐喊,变化的是往前走的时间,变化的是多变的气候,变的是今天的我们不是昨天我们。在这重重复复之中,我们以为在往前走,把昨天重覆前天,把今天重覆昨天,把明天重覆今天,把未来重覆明天,估计这就能走完这一辈子了。 在每天重复的时间里我们习惯做着相同的事情,让我恐惧的不是我每天要做一样的事情,我恐惧的我活在自己制造的密室里面,然后自己把门的里面锁住,却总以为是外面的人把门锁住了。时间长了,产生的幻觉更厉害。 在依赖这习惯的时候应该改变某些轨迹,让规矩的路变得不规则也是一种趣事,而我们真能看到自己是不是活在这个已经被规则好的空间里。 把自己置身在空间外,你会看到空间里的所有,所有的人都在往固定的方向前进,每个人都在这个空间重复着一种态度。 但,自己又如何跳出去这跳不出去的则。 第三篇:不说再见的杂文随笔 毕业的这段日子真的是匆忙。每一天都像是在飞。每一场聚会过后都紧接着散场。晚上还在外面的时候,接到阿清的电话说听见我们宿舍传来哭声,打来问我什么情况,我猜应该是航总。当时觉得并不奇怪,在这种时候伤感大概再平常不过了。航总今天下午送走了她们一起玩的朋友,回宿舍我和银子都不在,一个人打电话时候突然就放声大哭。我知道不只是因为那些人的提前离去,更是为那段永远都回不去的青葱岁月。 这些天一直都是到两三点也毫无困意,焦虑毕业,焦虑工作,焦虑再也看不见那些人的喜怒哀乐。人们都说毕业的时候,感性的人提前离开,理性的人最后离开。今天嘴上很肯定地跟老大说准备毕业最后一天离校,等大家都走了,再收拾东西把宿舍门关上,平静地,正如四年前自己一个人最先到宿舍打开寝室门一样。嗯,对,我不会哭。话音落下,心里也有点说不准,觉得突然就没谱儿了。毕竟那一天还没有到。 我不知道21岁的荣誉兮到半个月后真正得要离开的那一天会放肆痛哭来告别一切,还是真的能够做到平静地离去,并且愿意去接受真正到了说再见的时候的这样一个事实。 但我清楚地知道的是遇见的每一个你们,都是我的小幸运。不是在最好的岁月遇见你们,而是你们出现后才有了最好的岁月。 四年前,2013年,17岁。经历了那一场刻苦铭心的离开后,以为自己强大到可以正视所有的离别。 四年后,2017年,21岁。我发现自己仍旧不愿去触碰离别这两个字眼。 第四篇:我们都在缘木求鱼杂文随笔 献给很多人也献给我自己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亦是久以前就曾意识到的问题。想要证明自己优秀的试图,到底是不是是很荒谬的一个想法? 对于我所理解的优秀,大概还是具有深刻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通过夸夸其谈或更有甚者通过打压别人而表现出来的。也有太多的时候,聊天的场合,大家在争那仅有的一点话语权,而试图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可殊不知,这时候他已经遭到了太多多的嫉恨。反倒从周围人一种不甚真诚的掌声中,他自以为足够出彩。 而据我有限的观察,往往真正有修养的人,大概都是通过很平常的聊天中,一点一点自然流露出来,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他人,获得他人的好感。或许不排除个人喜好的干扰。可这样,有才而不外露的人,大家应该都会喜欢吧。 所以太多的时候,我们都在缘木求鱼。陷入一种错误的觉悟中,苦苦的挣扎。别人要买丰田,为了证明优秀,我们就必须要买奥迪或者宝马。这样的想法,难道还不荒谬吗。对于所有所要利用的东西而言,实用是最大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比较去证明,以至于得到面子上的满足。 虽然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可在这条迷途上,我还是走的太远。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能够尽快从这条路上折返。 当然讲的这么多的话语,大概有很浓重的中庸色彩。不过表明一种观点,其背后总要有个特定的立场。其实我想太多人对所谓的儒学中庸之道还是有着很大的误解。每一种观点背后,我们所要做的,都是去把握一个很好的度。倘若度把握不好,再好的东西也会变成毒药。把握的好,毒药也可以变成解药。而所有立场背后最关键的部分,乃在于我们自身的修为,以及对它的把握。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不在意周遭的美丑,更不试图通过同周遭人的比较中去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样,或许会轻松许多吧。 第五篇:冬别杂文随笔 石阶上覆满白雪,落脚有声。院里的红梅开得正好,映衬着满院子无暇颇有诡谲艳丽的味道。 “日后不必再见,就此别过。” 他言语落时,盛着开得最艳丽红梅的枝头在静谧无垠里折断,惊扰了暂栖的寒鸦,留了片漆黑的尾羽,在大片素白里显得尤为突兀。 许是睫上有落雪,又或是眼疾复发,我竟有些看不清周遭。 十年前听生母一句“就此别过。” 手起刀落我耳边起了风声,也是这冰天雪地里,只是那时还不曾种梅,可印象里似乎也有红梅盛放,色彩灼灼,即便隔着长远的岁月也不得不半遮着眼去望。 这一望却真真是人去楼空了呀。 “长光。”语气平平,他倒从不见什么耐不住性子的时候。 我定了定神望向他,乌发白衣,眉眼如剑弩能穿云裂石地窥见人心底,却又着以温软锦绣,不至使他的锋芒过分外露。 妙极了。 我俗不可耐地想着,随即与他作别。 “就此别过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00107f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