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想象——以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

时间:2022-07-25 13:1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想象——以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醉书》为例

摘要:在小学高段的古诗文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和品析能力上。结合六年级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实践案例,抓住所读的古诗内容想开去,从了解诗人想象背景;调动感官联想诗意;联系生活感悟诗情这三个方面就展开想象对古诗文的有效教学,作一浅谈。

关键词:古诗文;想象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极为精炼的艺术,读者在诵读古诗文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自若飞翔在古诗文的长远韵味中。远在千年之前的诗人在写诗和创作时,固然是心骛八级,而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在品读时,必然需展开想象,才能寻求诗中无限韵味,否则读起来咬文嚼字,索然无味。

六年级的学生尽管对古诗文学习有一定的积累,但普遍缺乏明显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无法展开鉴赏古诗文的要素之一——想象。所以诸多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鉴赏古诗时,学生停滞在朗读背诵,遗憾无法品味诗中的意境和个中奥妙。据此,笔者在六年级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以想象的方式来学习古诗文本,培养和提升情境联想能力,从而提高古诗文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以如下三方面为抓手。

一、了解写作背景想开去

在高段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写作背景有一定的收集方法,课前引导收集,课中引导了解诗人生平对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循着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和工作环境,想象其写作缘由、心情等背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古诗不同角度的解读。

例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知苏轼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北宋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他坐在船上游览西湖时,看到旖旎的湖光山色,美妙的黑云和跳珠,再到望湖楼上吟诗小酌,写下了这首传唱至今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由诗人这一天所遇展开联想,简单的写作背景一了解,这首诗就不难理解,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诗人在这一天赏美景,喝美酒,作好诗的场景,为课中教师引导想象诗情作了铺垫。 二、调动感官想开去

古诗文因和现代文的区别较大,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不是那么直接。就需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常态化合理化的想象。调动感官从阅读的内容中钻进去想开去,解读的视角会更开阔,想象的空间更广阔。

例如古诗中色彩的可视化处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由黑白二字进入,在脑海中感受黑白分明的世界,进而图解黑云翻墨、白雨跳珠两个画面。使诗句更具可视化,加以多媒体图片展现,学生的脑海里自然便出现了黑压压的乌云像打翻的墨水一样,白花花的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跳。


虽然科技日新月异,教学中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对于现代老师来说,可选择多种技术手段,甚至让学生抛开古诗原文本。但笔者认为再适合不过的情境联想方式,莫过于从古诗的文本出发,抓中关键字词,调动感官,大部分学生都能直接地用眼睛看到古诗的景物,从而进行诗中场景的想象,而老师引导可尝试调动其它感官,如耳朵听到,用鼻子闻到 例如:白雨跳珠字,让学生回答如何跳,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联想到当时雨珠欢悦地跳,活泼地跳,噼啪作响。耳朵这一感官被调动起来,自然就从下一句的卷地风来忽吹散中感受到彼时的风一定非常大,仿佛此时耳畔传来了呼呼的风声,从中想到了大风卷地而来,顿时把云和雨都吹散了,一片雨后清新扑面而来。

此刻便引导用鼻子这一感官去理解,在解诗题中就可知六月二十七日,便是初夏,诗人在望湖楼上看到了西湖美景,听到了风声雨声,大风吹散了云和雨后,闻到什么?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到西湖夏日荷花盛开,自然风里传来了阵阵荷花香,是那么淡雅怡人,联想到诗人站在望湖楼上眺望,不仅赏心悦目,还可能沁人心脾。学生鉴赏起这首诗来,将各种感官带进古诗中,有了全身心的投入,有了来自各种感官的不用体验收获,理解起诗词的意境来,也就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三、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 1.结合生活体验

想象简单说就是由此及彼。有时会和诗人写诗时有细微的异曲同工之处,教师就立刻抓住这难能可贵的某个,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的联想,使其身临其境,走进诗歌,感受韵味。

如课题中醉书二字,诗人小酌几杯或许是微醺状态,写下了这首诗。虽然学生无法体验实际的感,教师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境。学生对能想到是家里人喜欢喝酒,喝完酒后笑眯眯的样子,从家人的表现可以看出小酌是如此美妙。往往也就能够联想到喝了酒的苏轼,心情也肯定非常美。通过来想象到诗人小酌几杯后,红光满面地写下了西湖的风雨变幻和奇特的湖光山色,便有了望湖楼下水如天的开阔。 2.积累生活经验

想象,作为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一种能力,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课堂的联想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丰富生活信息素材,否则,教师给予再多的信号刺激,都因为生活经验单薄而想不到生活无疑是产生和发展想象力的不竭之源,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有多丰富,领悟有多深刻,想象的触角就伸得有越远。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引导学生用一颗细腻的心去留意,善观察、勤讨论、多感知、重体味,做生活的有心人。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提升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鉴赏古诗文的能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由古诗文本触发,展开合理想象,果断有效地理解古诗文,才能在古诗文的宽广海洋中自由品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f20551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