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者对话——听王思斌讲座有感

时间:2023-01-02 10:28: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学者对话

——听王思斌教授讲座有感



听说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来研究生院讲学,激动之余忽然想起几天前在网上正好买了其一本著作《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不想今天下午,他们一起到了。 王教授讲的题目是“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和社会工作的发展”。总的来说,王教授讲了社会福利“内卷化”问题、社会工作发展问题,核心是这两个,但也涉及到给我们补课“扫盲”推荐阅读书目、传授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等问题,我收获颇多。

什么是内卷化?什么是社会福利内卷化?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它源于拉丁语involutum,原意是“转或卷起来”。它滥觞于康德、戈登威泽(Alex.anderGoldenweiser),由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系统化,经黄宗智加以改造后更加引发了争论。(计亚萍,《内卷化理论研究综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22 3 2010 5 月)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在《农业的内卷化: 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一文中用内卷化的概念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这一概念在人类学界与社会学界广为知晓, 成为一种描述社会文化发展迟缓现象的专用概念。后来这一概念被英国汉学家黄宗智用来研究中国小农经济问题。这都该概念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杜赞奇把它引入政治领域,现在人们用这个概念分析中国基层组织问题、国有企业负担问题、教育问题等等。而王教授在这里提到了“理论迁移”研究方法,把这个“内卷化”概念运用到社会福利领域了:所谓社会福利内卷化即社会福利的投入总量, 确实在增加,但其中国家投入比例在减少,而个人投入比例却在逐渐增加。但这种增加并未能如愿带来社会风险的降低和社会福祉的提高。这种情况也是“一种内卷型的增长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高清澈这个概念十分必要。尽管现在这个概念的广泛应用受到一些质疑、有些争议,但无疑现在给了我们研究社会福利的新视角。

王教授用实际的数字和模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数据是来自中国卫生部从19782006年中国医疗费用支出的数据。模型一共有三个(如下)

模型一



模型二

1






模型三



注:以上三个模型均由王君绘制记录。

最后,王教授提出应该回归国家责任,即国家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上更积极地承担起资金投入和建立社会福利发送体系的责任。

在演讲过程中,王教授陆续向我们推荐了六、七本书,而我一本也没看过,有的根本没听说过,这让我汗颜——我是如此无知!

这几本书是:第一,《找回国家》()彼得·埃文斯 迪特里希·鲁施迈耶 西达·斯考克波 译者:方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是一部比较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和实证论文集,由三个篇章组成。第一篇,“国家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再分配的促进者”将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国家战略研究与对发达工业民主国的不同、凯恩斯主义范式的探索收集到一起。第二篇,“国家与跨国关系”,范围(尤其是时间跨度上)涉及甚至更广。它包括一份对现代欧洲早期发动战争与国家缔造历史的分析,以及两项对国家与“二战”后的国际经济体系(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工业国)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讨论。最后,第三篇,“国家与社会冲突的模式”,研究对象从19世纪的美国和英格兰,一直到今天尼日利亚北部的约鲁巴以及拉丁美洲“南锥体”地区的民族国家,目标都是探索国家对政治分化和集体行动的影响。

第二,《社会福利政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作者:(美国)吉尔伯特 (Gilbert Neil) (美国)特雷尔 (Terrell Paul) 译者:黄晨熹Neil GilbertPaul Terrell,均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黄晨熹,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博士,华东师范大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1fc37827284b73f24250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