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

时间:2022-03-29 09:52: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

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镇,都有“耍龙灯”的习惯。“耍龙灯”也叫“舞龙”,或“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龙的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在历史条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祐,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在湖南省永兴县,每年春节期间各乡镇、村都会耍起龙灯,走村串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灯,以稻草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一般为九节,每节用以燃香插上,节下装木柄,供人握持舞动。其动作有“龙摆尾”、“龙翻腾”、“登云破雾”、“龙蟠柱”等等。在双龙、多龙一起舞时,则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有“双龙抢珠”、“群龙飞舞”等动作。耍龙灯时,锣鼓镲钹伴奏,同时还施放烟火、爆竹,儿童成群追随,场面格外喜庆,热闹。

江南地区的元宵“倒灯”习俗,传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舞龙倒灯最初是用于驱逐野兽,保护家园的,后来逐渐演绎成了敬神驱邪、拜年贺岁、比勤赛富的乡风习俗。

永兴地区,一般在正月初八“开灯”(开灯时间各村略有不同)正月十五“倒灯”,其壮观的场面被誉为“江南奇观”。

春节的头几天,村民会组织成立舞龙理事会,一起编扎龙灯。到了初八早上,理事会成员会把龙灯请到村里的公祠里,焚香鸣炮请龙神,并神龛上点燃用来敬奉龙神的“神灯”,就算“起龙”了。从初八至元宵节这段时间,“神灯”不灭,每晚晚餐过后,村里的后生们便会在理事会成员的带领下到公堂请来龙灯,插上燃着的香,走村串户庆贺新春,每户人家都上香鸣炮喜迎龙灯,此谓之“扫邪”,意思是把邪气扫出门外,把好运、财运迎进自个家里。而最热闹的就要数正月十五那夜的“倒灯”了。

元宵节晚上,街上人头攒动,戒备森严。原因是受民间风俗习惯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各村常常为了抢风水而越界舞龙倒灯使局面陷入混乱争执当中,有些矛盾甚至演发成大的流血事件,给本来祥和的节日增添了不和谐的音符,之前也有过血的教训。

在各村舞龙理事会选好的“倒灯”时间里,龙灯将会被抬到公祠里举行焚香祭祀仪式,祈求全村人民在新的一年里都幸福安康,有好的收成。紧接着,村里各家各户燃香点蜡,在自家门前排成一排,旁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边备好送龙灯的鞭炮,烟花。田间,河边都点上草把做的“河灯”连成一整条线路。放眼望去,在夜空中盘卷着一条跳跃的烛光形成的“龙道”。吉时时分,龙灯在“龙道”中盘旋而过,所到之处炮声连连,更有烟花不时冲天而起,如彩云片片,扮靓了整个夜空,映红了人们欢乐的笑脸。鞭炮声、喧哗声、欢呼声、鼓乐声,声声入耳。村民挤街塞巷,男女老少倾村而出,浩浩荡荡来到桥头等待“送龙入海”。

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了。耍龙灯的后生们是全副武装,头盔口罩耳塞样样不少。他们还要在桥头接受数以万计的观众的掌声与呐喊声,还有时不时飞到身上的鞭炮。人们围着龙灯,向其仍去点燃的鞭炮,在浓烟中,后生们尽情地舞动着龙灯,娴熟的动作无不令人拍手叫好。在舞龙理事会会长的口令下,后生们靠桥边排成一排在群众的呐喊声中同时将手中的龙灯送入河中,完成“倒灯”仪式。顿时百路香烛,千路“河灯”,万“炮”齐发,烟“霞”满天,好一幅“龙在人中舞,人海浮祥龙”的壮丽奇观啊!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2ed9a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