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时间:2023-04-24 09:4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准确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孔爱峰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5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有一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常熟理工学院,闻名遐迩的沙家浜与她隔湖相望。从1958年建校的苏州师专至2008年的常熟理工,学校走过了50载悠悠岁月,50年历程凝聚着数代人的追求和奋斗。学校在升本后的首次党代会上决定,常熟理工学院将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一时间,吸引了社会众多关注的目光。 抓住机遇,实现成功转型

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4512日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学校目前已转型为以理工为主,以应用技术教育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经过50的发展,常熟理工学院现有13个院系43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4个,全日制在校生1.2人,本科生占80%以上。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

学校有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艰难办学岁月,但是常熟理工人抓住了几次重大机遇,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学校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告诉记者,学校50年发展历程中大致每隔10年就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和转机,正是这种机遇和转机推动学校走过了50年创业路而不断发展壮大。在常熟理工学院发展历史上,三次机遇至关重要。第一次是1978年挂靠苏大招收大专班,以后两年完成了由培养中师生到培养专科生的转变,终于积极筹备申报获批恢复苏州师专。第二次是1989年苏州师专和常熟职大联合组建常熟高专,拓展了新的办学空间,使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第三次是在挂靠招收本科学生的基础上,在新世纪初提出了升本申请,并成功地实现学校的转型。 定位准确,培养应用人才

作为从教师教育为主转型过来的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如何成功实现转型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院长傅大友教授说,从专科向本科转型以及从教教育为主向理工为主转变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在全面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文科做精、理科做强、工科做大的发展思路。

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就要找准定位。年轻的常熟理工选择了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专业,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学院。傅大友院长又把定位生动化。他说,常熟理工致力于培养的是理论功底扎实、专业口径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设计出问题解决方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常熟理工学院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准确定位的同时,特别重视办学质量。学校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学校把构建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作为升本后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形成了教学管理运行与教学质量测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事实上,正确的定位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该校赢得了多年就业率超过95%的好成绩。 科研强校,服务地方建设

常熟理工学2005年全校科研经费仅为90多万元,而2007年突破了千万大关,被外界传为佳话。傅大友院长说,这体现了学校对自身发展定位的理念之变:现代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不是单靠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必须是知识传授加上创新能力的双重,学校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通过科研创新实现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以科研创新为社会提供服务。

竞争为主的激励机制,使常熟理工学院的科研创新有了长足进步。2006年实现国家科研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7年实现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6年获批一个江苏省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3月研制成功的全自动电脑横机系统有望改变国内高档电脑横机大量依靠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 在人才培养上,常熟理工学院把倒逼机制引入人才培养,即社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什么人才。为了实现专业教学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2007年初,学校启百名企业家请进校园,百名教师走入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

科技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常熟理工学院正与之实现精彩互动:条斑紫菜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获国家863项目资助;高性能无梭织机用积极式开口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成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并且在同层次高校中首家获此殊荣;长江下游稀有水产物种保育与繁殖、生物发酵苏南特色农业品种培植、沙家浜水生态修复等项目中,也处处可见常熟理工学院的身影。 文化校园,培养创新素质

为了扎实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常熟理工学院专门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着重从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制度等方面,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许霆书记告诉记者,20062007年,学校在师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凝炼了校训立本求真、日新致远,出台了校歌《向着太阳远航》,设计了学校视觉形象标示,极大地弘扬了校园文化精神。 傅大友院长认为,一所没有浓郁的人文环境和科技创新氛围的大学,是培养不出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的。常熟理工学院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6级新生开始,常熟理工试行独立实践周制,用于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独立实践环节。部分院士以及一些海归派学者纷纷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更多的学生则来到学校设立的48教育实习基地,参与项目设计或顶岗实习。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四大类120多门选修课中,人文素养类占了60%。学校要求理工科类的学生必须选修两门以上人文类课程方能毕业。此外,学生获取学业资格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技能项目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发表论文、获取专利等都可取得相应的奖励学分。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类型中,应用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来自生产实际或社会实践的专题研究项目越来越多。该校学生在全省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负重奋进,创造辉煌明天

采访中,许霆书记告诉记者,学校2007年首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坚持实施特色名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为实现全面转型、创建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是常熟理工人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后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成功转型、准确定位,瞄向应用技术型品牌大学的常熟理工飞速发展令人振奋。傅大友院长自豪地表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许多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学校正研究调整后三年发展规划,秉持负重奋进,加快发展的理念,学校一定会办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技术型品牌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41b356650e52ea551898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