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单选题 1.5分) 语言讲究精炼,通过练字练句,以较小

时间:2022-07-20 02:14: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单选题1.5)语言讲究精炼,通过练字练句,以较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诗三百》,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唱词,其间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其真挚的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而那优美的辞藻更令后人反复品味、学习。

语言要精炼,就必须讲究字、词的锤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炼字。 炼字,就是锤炼、琢磨文字,精心挑选最富有表现的文字,把意思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

有人认为语言锤炼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就一个字都不能更动。南朝梁代刘勰说:“富于万篇,贫于字。”(《文心雕龙》)那简直把一个字的价值看得超过万篇文章了。

战国末年吕不韦在秦国为相,召文人学士编了部《吕氏春秋》,书成,叫人公布在城墙上,发布号令称只要在书上增减或更动一个字,即赏千金,这个传说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

可见古人把炼字看得很重。 古诗更讲究炼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贻钱塘县路明府》)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古人讲究炼字、求佳句的说法确实夸张,而杜甫更“古怪”“为


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地步。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苦吟”的“耽佳句”的追求,才使得中国的古典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

有人对炼字,误解为刻意雕琢、妄加修辞,或刻意找僻字、难字、雅字。其实不然。清代顾文炜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袁枚《随园诗话》引《苦吟》诗)

“稳”,就是炼字的宗旨。其实正如老舍所说:“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看用的恰当与否。连着用几个‘伟大’,并不足使文章伟大。一个很俗的字,正如一个很雅的字,用在恰当的地方便起好作用。(《学生腔》)

“一”这个字极普通,运用恰当却能起到极妙效果。《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写景阳冈武松打虎,从老虎跳出,到武松把虎打死,总共六百四十多字,作家竟用“一”字多达三十个。

“为求一字稳”,关键在字的含义确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把采菊时“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晁补之《鸡肋集》)的情景写出,而且还表现了诗人闲逸自得、悠然忘怀的神情。如果用“望”“看”“瞧”“视”等字显然都不行。

有一段趣话,说皎然以诗名著称于唐,有一天一个和尚拿写的《御沟诗》来请教。诗中有“此波涵帝泽”一句,皎然读后说:“‘波’字不好。”

和尚闻说,怏怏不乐地走了。皎然笑道:“这人还很会写诗,过


后会再来找我。”并在自己手心中暗暗写了个“中”字。

果然,不一会儿,那和尚回来后,说要把“波”字改成为“中”字,皎然伸起手心给他看,两人相视大笑。御河里的水不会起波浪,所以写“此波”,当然不确切。

“为求一字稳”还表现在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显现不同的情趣。“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张籍《寄元员外》)这里的“闹”指街市的热闹。“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范成大《寒亭》)

“闹”指鸡犬闹腾。而宋祁《玉楼春》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比拟手法,写出杏花盛开的美景,又表达春意如孩子般嬉闹,含蓄地流露了诗人喜悦、欢乐的心情。

关于炼字的逸闻实在不少。相传苏东坡有位妹妹是个才女。有一天苏小妹和苏东坡、黄山谷一起论诗。苏小妹出题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这两句的每句中间加一个字,可以成为五言联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ac92e7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