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一首古诗、一幅图画、4个要求认识的的生字和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组成。《锄禾》这首诗既要求学生背诵,又要求学生理解诗意。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4个要求会写的字。 2、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2、牢记“餐”的自行,理解“日当午”的意思。 四、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锄禾》这首诗,在第一课时时学生已经能够数量的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锄禾、日当午、滴、餐、皆”等字词的意思及前两句描绘的场景。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贴画。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背诵古诗《锄禾》。“锄禾”是什么意思呢?(为禾苗除草) 1、随机学习“禾”字。用“禾”组词。(板画“禾苗”) 2、看图: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把认读的生字找出来。 2、同桌结合一起学习。 3、提出不懂得问题。 三、教师引领,品味课文。 结合学生质疑的问题随机理解感悟诗意,学生可能会质疑“日当午、滴、盘中餐、皆” 1、第一句“锄禾日当午”。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日当午”,练习用“什么时候睡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朗读指导:体会烈日当头的艰辛,重读“日当午”。 2、第二句“汗滴禾下土”。 利用课件的演示,理解“滴”的意思。 教师小结:一个“滴”字就把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写出来了,朗读时“滴”字可以适当拉长音。 3、想象:农民伯伯是怎么在天地里劳动的? 多媒体播放农民劳动的辛苦。 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辛苦的劳动,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 4、学习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谁知盘中餐”。 板画,以理解“盘中餐”的意思。 (2)师(指板画“一碗饭”):碗中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皆”是都的意思。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诗。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总结: 1、你想对辛苦的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2、请你用诗中的一句话对那些浪费粮食的孩子说一句话。 五、延伸学习 学习李绅的作品《悯农(春种一粒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af649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