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华社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系虚构杜撰记者春节未回家

时间:2023-01-16 01:32: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精品

新华社:《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系虚构杜撰

者春节未回家



新华社沈阳225日电 哪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一则虚构报道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李铮、彭卓、马剑 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春节期间,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经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面对各种终端上描绘的那座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人们在转发讨论中将信将疑:心目中的乡土中国真的凋敝如斯吗?

真相如何?记者深入事件发生地调查,发现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文中描绘的礼崩乐坏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

记者从辽宁省委宣传部获悉,此文为虚构诬捏。村民接受新华社采访:我们快委屈死了!

214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作者高胜科在文章开头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却显得些许残酷和悲戚,可惜这并非诬捏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我的故乡如此沦陷的方式,以及这首难唱曲的哀婉程度,都显得荒诞不经。文中描绘种种触目惊心的事例,一时间在网上引起热议。















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宝石村,《财经》杂志记者高胜科的舅母马凤兰向记者表达对这篇文

章的不满(223日摄)

223日,经过一条被积雪覆盖的土路,驱车颠簸1个多小时,记者于傍晚6时多来到了高胜科的老家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小东沟村。

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村子,常住村民90余户,470多人,现已被合并更名为宝石村。高胜科60多岁的舅舅、舅母等十余人,见到记者,一开口就说:我们快委屈死了!

高胜科的表弟鄂国玉告诉记者,自己看到了这篇文章后非常震惊。虽然他没有点名字,但是文章有配图,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家的房子里面写的都是假的,都是一点影子都没有的事,干嘛埋汰(抹黑)我们?









《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原文配图

高胜科的四舅鄂立华对记者说:高胜科今年春节人在北京,根本没有回家。他一年到头都没来过。家里情况都不知道,怎么说我们都不孝顺?

鄂国玉说,村民都知道想走出大山只有读书一条路,哪可能随便让孩子辍学?

高胜科的姑舅嫂子刘东月说,现在一提小东沟村,旁边村子的人都说那村老多破烂事还说就是组团约炮的那个村高胜科的舅母马凤兰非常不解:高胜科也是从小在这个村里长大的,他咋能那么抹黑自己的家?

2016年春节假期,《财经》杂志社要求记者返乡,每人写一篇返乡日记,高胜科便上交了此文。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胜科在与新华社记者电话沟通时表示,他写的是新闻稿,文中的情况是他多年积累的真实情况,并不是编造的。但他的说法和村支书的说法大相径庭。

文章引起社会关注后,小东沟村党支部书记程显英与高胜科通过电话,高胜科承认这个春节没回去这篇文章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

高胜科向村支书解释:我想写乡村的现象,不是一个新闻报道,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每个人不要往里面对号啊。是写随笔,又不是写新闻报道,跟他们(指村民)解释一下吧。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宝石村村支部书记程显英在和《财经》杂志记者高胜科通电话(223

日摄)

村支书问他写这篇文章是不是为了挣钱。高胜科说:挣什么钱?我们单位组织每人写一下家乡,上网就捅咕出来了。我写的像春秋笔法一样,像小说一样。

对于文章提到的婆媳不睦、儿子不孝、赌博猖獗等问题,高胜科说:大家如果对号入座,有这样的情况就改改,更好了当程显英问他为什么要写妇女组团约炮,他说过几天舆论淡了就好了,并让村支书帮着安抚一下还说知道这样我就不写了

《财经》杂志编辑部门:稿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审核没那么严一个媒体人的假期作业变成涉嫌虚构的新闻报道;一个原本隐藏文中的低俗细节,成为轰动网络的文章标题;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填版之作,成为点击量惊人的话题……从中可以看出,一则虚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害。

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已连续14年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评点,2015年的假新闻榜单上,不乏众人围观裸女跳河最高法院急令枪下留人等夺人眼球的标题、内容。一些追求轰动效应的新媒体成为不实新闻、虚假新闻的首发源头。

《财经》杂志编辑部门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高胜科的稿件是通过《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又因为处在春节假期,相关审核就没那么严了。

每年春节,农村就出新闻。个别记者受情感因素激发酿成一个凋敝的故乡,有失客观全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是文学故事,不能因为是微信公众号就降低专业要求。张涛甫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媒体要讲导向,新媒体也要讲导向。互联网语境中,博人眼球的内容很容易标题党化只会满足少数网民的低级趣味,社会影响很坏。





















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宝石村,《财经》杂志记者高胜科的舅舅鄂立华(右)在向记者介绍

情况(223日摄)

专家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我国为遏制不实报道、虚假新闻,出台了各种规定。《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明确:新闻记者使用新闻记者证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不得编发虚假报道,不得刊播虚假新闻,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违反规定将给予警告、罚款、吊销其新闻记者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原新闻出版总署专门下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对新闻报道规范进行细化,规定新闻记者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凭借主观猜测改变或者诬捏新闻事实,不得故意歪曲事实真相要求新闻机构坚持三审三校建立健全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b0590d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