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粽子章端午节粽子的由来100字 情系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文章 大多人说起端午,首先涌入脑海的,便是那美味佳肴——粽子。这也是端午的特征之一。说到粽子,总不由忆起儿时第一次学包粽子的情景。具体是几岁大抵忘却,唯一不忘的,是当时心中的那份欣喜与童真。 从有记忆以来,家人在端午都会吃上自家制作的粽子。 三角棕,四角棕。柔软的糯米,酥松的豆子、花生,鲜美的香菇,香气四溢。不由得让人垂涎三尺。 每逢端午,母亲便早早地开始准备做粽子所用的材料:叶子,薄篾,糯米,馅料。 包裹粽子的叶子首选是苇叶,家中就种有一株,只是近年家人聚少离多,也就忽略了它。叶子摘下来后要经过修剪,淖水,擦净,浸泡,方可使用。 我最关心的,莫过于是粽子里的馅料。儿时,因家庭经济拮据,馅料并没有多么丰富。主要有自家种植的赤红豆,花生,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肥猪肉和豆丁大的香菇,主要是咸馅。后来,虽然家中不愁温饱问题,但是也延续了自家的惯例,不变的是材料,变得是份量。 材料准备妥当后,母亲便把东西全数搬到客厅,开始包粽子。 那天,我恰好在家看电视,眼中余光看到一个又一个粽子自母亲的手上成型,我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嚷嚷着也要学。母亲揶揄地说:“你可别把它当泥巴玩耍。”我不甘心,非要做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出来。我学着母亲的手法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包粽子的伟大工程,母亲也耐心地指导我。只可惜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屡屡出错,不是叶子被撑破了,就是把糯米洒出来了,直让我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我不学了!我泄气地扔下叶子,气鼓鼓地说。母亲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你呀,放这么多馅,叶子都没有那么大,当然会破啦。 我哑然,的确如此,我总想着要多放一些馅料,全然不顾叶子能否承受。我悻悻然地再次坐在小板凳上,撇撇嘴,还有些不服气地拿起叶子重新包粽子。经过我的“浴血奋战”,总于,只拥有奇特造型的粽子横空出世了。我得意洋洋地拿着它在母亲面前晃,嘿嘿,看!看! 有进步。母亲笑着对我说,至少能吃。我主动忽略她的后一句,高兴得龇牙咧嘴,耶耶,我会包粽子了。 时光荏苒,那天那份心情成了如今的挂念。细细回首,发现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和家人共度端午了。也好久没有吃过家人所做的粽子了。甚是想念。 以前只知道端午能有粽子吃,读书以后才知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来自于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再后来,即如今,说到端午,记起的,不单单是粽子或是屈原,而是那些给我做粽子,与我共度粽子节的亲人们。 都说思念一座城,并不是城里的风景多美,而是城里有你思念的人。 今年的端午将至,我远离家乡,不免又是一番思乡愁情,又是一段回忆怀念。 为了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我决定端午时节,还是去买一个粽子来吃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eae04b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