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研究 作者:舒小东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基础,从实践规模、内容形式、重视程度、制度机制、综合素质提高几方面着手,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各级各类组织与高校的有效对接,培养针对性的人才,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事业单位的用工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时代;现状 从最初的知青上山下乡到现如今多彩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学生积极参与,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大力支持的一项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等教育常态化、专业化发展。从社会角度上讲,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出新要求,应更加注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和特点的研究和把握。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也出现新的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最初高校单方面的,缺乏有力支撑的单边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需求与供给相协调的多样化的社会行为。社会实践规模的不断扩大,除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以外,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对党的信仰程度,对新文化的接受力度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再是一项学习任务或者枯燥的工作,它已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转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推力,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愈加丰富多彩 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内容、生机盎然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学校教学规划内安排的,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相关的课程。如实验课、参观访问、劳动课、论文设计、公益劳动等等。另一部分是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其形式更为多样化,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科教文卫、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等 。随着形式的不断多样,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如志愿者活动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残奥会志愿者服务等都增强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如环境保护活动也是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的内容,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了广大大学生应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的贡献。此外,与企业、各级各类组织对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快速发展,成为高校培养专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用工双赢局面的营造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1999年6月,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决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建设,实践所学所需的契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社会实践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在此次会议上,对当时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现状和意义做了全面的阐释,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建设摆上了重要的建设日程,社会实践在培养合格的“四有”青年上,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一致认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下发《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到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提出新目标、新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必将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共鸣。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机制逐步健全 完善的制度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力杠杆和调节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与之随行的制度机制不断的建立和健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长期的探索与学习总结中,各高校先后建立了考核制度、总结制度、激励制度、管理制度等。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下拨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新时代,完善配套设施,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加强组织领导管理,从源头上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公利.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 [2]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 [3]庄严.大学生实践教育指南[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8. [4]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5]格日乐图.“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5-1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G].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 [7]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1992年6月25日. 作者简介: 舒小东(1986年—),男,汉族,四川绵阳人,助教,法学硕士,绵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2fd24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