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传播的利弊思考 作者:曾置 来源:《艺海》2016年第03期 〔摘要〕文章对新媒体传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兴利避害,发挥新媒体精神,展现新媒体文化的深层魅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利弊 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任何一项传播活动都必须具有一种或几种功能,否则就没有进行的必要。传播功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呈现出多样性。施拉姆正式将传播功能定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同时又分为外向功能和内向功能。从功能释放的效应来看,它可以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是信息传播的正常效果,也是传播者所预期的和追求的。只要传播者在事前对整个过程逐项精心组织,巧妙安排,通常都能实现。负功能则是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不愿见到的和力求避免的令人不愉快的负效应。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文化一开始就具备了自身的优势劣势,存在其利弊,从中我们可以思考更深度的东西,怎么样兴利避害,发挥新媒体精神,展现新媒体文化的深层魅力。下面,我们分别从利与弊两方面论述,并思考新媒体的发展。 1、挑战权威。新媒体面对强大的主流文化,勇于表现自己,勇于尝试,被一些社会学者视为大众社会心理的积极转变,民众个体意识的集体复苏。文化本身就是流动的,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更看重“新媒体”文化的社会意义。“新媒体”文化体现了它的最大意义所在:它把均等的机会,摆放到众多体制外原本很难获得机会的普通人面前,这是对“制度安排”的大胆挑战。但是这只能是为积极进取,不怕挫折,有所准备的人提供机会,而不是偶然的天上掉馅饼。这是新媒体张扬自己个性文化的表现,《我是歌手》由观众投票决定歌王有力表达了民众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权威话语的解构,具有一定的民主意味。但是,也有一些恶搞文化的出现,例如:“凤姐的走红”,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她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被人记录并上传互联网,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一个在世人看来毫无优势的普通女子,因为其草根的背景,挑战到了人们习惯意识的对权威话语权的崇拜,让人们意识到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挑战传统,甚至有可能开启与众不同的视角。 2、繁荣文化。多元和丰富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最需要的文化图景,暂且不论“新媒体”文化崛起之后引发的社会学、美学思考,仅从“新媒体”文化如此的蓬勃兴盛来看,我们就应该给予大众对娱乐文化的渴求以充分的重视。选秀节目大量涌现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这些节目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打破了“专业”和“学院”的桎梏,让多元的娱乐形态得以释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如微博、微信、论坛等)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构建所面对的社会语境。秉承新媒体精神的新媒体们强势亮相,使得社会的多元化与娱乐化更趋活跃,这个时代呈现多元丰富的文化图景。 3、开放信息平台。社会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需要宽容、畅达的公共话语表达空间,民主参与、分散决策的社会现实需要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程度的极大提高。畅达、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的建立,是消除社会隔阂与社会偏见,解决社会冲突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非典”前期传媒业的“集体失语”和功能缺位,传媒业集团化发展面临的种种尴尬,一向被认为非主流的、受传统体制约束相对较少的网络媒体在主流话语领域的迅速崛起而使传统媒介相对边缘化。微博、微信已成为一个最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群体微博、微信更是将微博、微信的交流与传播效应进行集中性的扩散,封闭信息越来越难。一般的大众都可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俄罗斯飞机被土耳其击落”事件、叙利亚战争事件、“中国股市熔断机制被喷”事件到娱乐圈的黄晓明大婚等等,国际报道目击者通过各类微博、微信发布信息已不是新鲜事,巴黎枪击事件日志者发布的信息之多,速度之快使传统媒体深深感受到来自新兴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微博、微信还成为政务公开、宣传形象的重要窗口。不少的官媒拥有自己的微信、微博、APP等等,社会共享程度空前畅达,开放。 4、价值观虚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草根明星星光灿烂的光鲜背后,我们的孩子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在耀眼光环的诱惑之下,是否经得起类似于“青蛙变王子”、“灰姑娘变公主”的现实故事?因为毫无疑问,明星的出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草根出身,并且都一夜成名。看到同龄人昨天还和自己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堂,今天却乘着奔驰入厅堂,也许在他们眼里,成功是那么美好,也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不得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和媒体给了一部分人张扬个性的成功机会,但这也很容易让年轻人滋生浮躁、贪图享受、不够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此一来,“十年寒窗”与其相比又有多少现实价值与意义呢?有了新媒体,也就应该有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责任。当然错不在“新媒体”,也并不全在于促使新媒体“疯长”的媒体,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必须为此承担起责任:为孩子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教育孩子们如何看待新媒体文化的责任。 5、文化工业。瑕不掩瑜的是,因缺乏整合,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大批类似节目或视点过于茂盛生长。粗略统计,除了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儿》,全国各地卫视、地方台各种户外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比如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贵州台的《瘦身男女》、广西卫视的《侣行》等等,雷同的游戏、拍摄方式、户外体验使观众无法不产生“审美疲劳”。大众文化呈商品化趋势,使得受众与传者对商业性具有膜拜心理,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一定的艺术性,也丧失了理应散发出的强大艺术魅力与感染力。而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又极大地僵化了文化者的个性创作。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媒体要如何打造专属性质而非类属性质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培育与创新优势项目,跳出红海,创造蓝海、绿海。诚如群鱼定律所说,当一群鱼往同一个方向游的时候,你很难争得第一,但是你很简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5f6bab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