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214

时间:2023-02-03 11:2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并走向独立。

2.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种类型。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 4.多伊奇和克劳斯于1960年进行的“运输竞赛”研究是一项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

5.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6.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

8.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 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

9.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0.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 角色。

11.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

12.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3.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 14.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的)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15.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6.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7.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18.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

19.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 放任型领导)。

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1.“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说的是一种(D.反暗示)。

2.“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社会惰化)现象。 4.爱情三角理论由(C.斯腾伯格)提出的。

5.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再社会化)。

6.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多拉德)和米勒等人1939年提出的。

7.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B.基本社会化)

8.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认为„往往同(B.与自己类似的人)进行比较。

9.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C.整体性)。

10.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C.服从)。 11.根据维纳Weiner的归因模型, 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C)。

12.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D.再社会化)。

13.卡茨(D. 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A.功能理论

14.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A.皮克马利翁效应)

15.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D.服从)行为的普遍存在。

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1.从众:也称相符或遵从,是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及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3.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

4.攻击行为: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这种伤害既包括物质伤害,也包括精神伤害。

20.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因素所构成。 21.琼斯与戴维斯Jones & Davis,1965 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22.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的过程。

23.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24.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25.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无意)模仿和(有意)模仿两类。

26.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7.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28.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

29.他人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 30.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 会抑制)。

31.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32.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似比较)与(乡下比较 三种。

33.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表情等„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34.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

3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

36.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两种形式。

37.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强制性的)。

38.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我分化-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6.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这种现象属于C.首因效应)。

17.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C.预期社会化)。 18.认知失调理论是由(D.费斯廷格)提出的。

19.三度归因理论(cube theory)是由(A.凯利)提出来的。 20.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D不明朗区)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21.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A.任务难度)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22.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B.机遇)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23.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D.努力)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24.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C.外交官) 25.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B.朋友)。

2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C.文化具有遗传性) 27.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B.集邮爱好者协会)。 28.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C.学校的班级)。 29.理学家雷维奇通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对„把人际关系归纳为(D. 8)种类型。

30.有关态度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由 (A.谢里夫)和霍夫兰的Hovland, C. L.)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

31.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相似性)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3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这种现象被称为C.晕轮效应)。

33.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C.从众)现象的存在。

34.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C.心理自我)。

5.攻击行为的种类: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可以分为反社会的攻击行为、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

6.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7.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8.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9.简单暴露效应: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积极的一种现象。

10.角色扮演:即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11.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12.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3.领导:被看做群体或组织中特定的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所在群体或组织和所属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

14.领导方式:又称领导风格,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时所采纳的行为方式和所表现的行为特征。

15.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16.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17.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一致,但比个人决策结果更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

18.群体思维: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19.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20.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

21.社会比较: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1.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答:种类:1)访谈法(2)问卷法

优点:1)直截了当(2)针对性强(3)省时省力(4)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缺点:1)准确性较弱(2)易受各种因素干扰 2.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1)重要他人的评价;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4)社会比较 3.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个体所处的场合影响自我表现;2)个体的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3)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影响自我表现。 4.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

答:1)选择性;2)双向性;3)整体性;4)易出偏差性。 5.什么是刻板印象?它的利与弊是什么? 答: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但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6.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基本归因错误是归因偏差的一种,是指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生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其他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的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信息。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情镜压力等外部条件则难以引起注意,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个人自身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种基本的信念,觉得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在分析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就会追溯个人自身的原因。

7.什么叫宽大效应?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答: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的信息,但是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这种现象叫做宽大效应。人们之所以对他人做宽大评价,可能原因是:1希望自己周围 都是好人好事,这样会使自己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 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8.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

22.社会促进: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社会促进”。

23.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比单独时偏少,不如独立完成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懈怠。

24.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5.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26.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27.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28.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29.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30.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31.自我美化: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

32.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33.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9.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答:影响他人态度改变的说服效果不仅与所采用的方法有关,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在采用劝说宣传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发起者的特性、目标人群的特性、信息的特性和情 景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10.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态度改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 劝说宣传法 角色扮演法 团体影响法④ 活动参与法⑤ 运用特纳(J.Turner)和基利安的紧急规范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11.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答: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拉坦内 和达力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关于“旁观者效应”的解释,主要有: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 任就会减小。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 事件作出判断。3)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 接受的方式表现自己,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很煞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这种反应就是评价焦虑。

12.简述去个性化的定义以及影响去个性化的主要因素。 答:去个性化现象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作出 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

影响因素:1)匿名性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2)责任分散的影响。3)自我意识下降。 13.简述从众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答:积极意义:1)从众可以促进人们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2)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3)从众行为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4)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和执行,有助于组织规范、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维护权威和制度,使组织内秩序稳定,维护其正常运转。

消极意义:1)从众带来的个性消失;2)从众的心理个人获得了匿名感;3)从众的心理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 14.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 答:1)群体支柱的功能(2)评价准则的功能(3)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15.简述群体决策有哪些好处。 答:1)减少偏见(2)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3)增强成员的责任感(4)提高执行决策的效率。 16.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答:1)消除刻板印象;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7b1669ddccda38376baf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