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震减灾意识的思考 当今的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而地震等灾难的发生,给繁荣覆盖下的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在灾难面前,我们应努力做到将损失减小;灾难过后,我们要冷静思考,总结经验。本文从日本“3·11”地震出发,探讨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措施。 【标签】防震减灾;意识;法律;教育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地震引发强烈海啸。截止3月24日, 9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已造成2.6万多人确认死亡或失踪。其中9700人确认遇难,1万6501人被正式列入失踪人员名单,两者合计总数达到26201人。近几十年以来,世界自然灾害次数持续增加,防震减灾日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大课题。 1 防震减灾的必要性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强烈地震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危及社会稳定。日本近期发生的9.0级地震,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引起核泄漏问题,危害到很多人们的健康。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地震和地震灾害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强度大,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8次,7-7.9级地震66次,6-6.9级地震近400次,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但我国的陆地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14。第二,伤亡重,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5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55万,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占了28万,超过一半。第三,分布广,历史上,每个省均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资料显示,我国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需设防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80%,其中Ⅶ度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0%。 2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新西兰南岛2010年9月4日发生里氏7.1级地震,仅造成2人受伤。专家认为,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新西兰国民防灾抗震意识强。该国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监管体制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归纳起来就是:轻木结构,重要建筑有隔震;房屋质量,加强立法严追责;防灾教育,遇震不慌之应对。更为重要的是,新西兰还建立了完备的建筑物质量追责体系,一旦事故发生,将按《建筑法》和建筑规范严格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日本也有严格的抗震建筑法,如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b4b3ff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