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时间:2023-02-17 17:3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老布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作者:吴姗珊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1



广东深圳高级中学吴姗珊

这部电影贯穿的主题有很多,信念、希望、友情等等,最能够印证这个主题的,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配角:老布。

老布是监狱里的图书管理员,在监狱过了大半辈子,对于外界的变化,他一无所知。监狱这个狭小和充满各样人群的“社会”就是他所了解的全部。可以说,老布就是一个完全被体制化了的人。

在被假释的那一天,老布提着行李,走出监狱的大门,看见了外面的世界——一个50年之后经过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世界。老布在一家超市里做工,因为手指犯病效率不高而被商店的人指责。老布发现,自己原来什么也不会了,什么也不适应了,他觉得这个陌生的世界不属于他。他怀念在肖申克里50年的生活,他想回到肖申克,却因为年龄的缘故,已经没有勇气和能力了。最终,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还记得老布的黑鸟吗?那只第一次出现在饭堂里,吃了安迪给的一只虫的鸟儿。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老布放飞了那只黑鸟,让它从窗外飞向了光明的世界。

也许老布就像这只鸟,他也曾经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期待着出狱后看到窗外闻所未闻的风景。然而真正面对外面的世界时,他才明白,监狱里的生活才是真实的。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不得不在枷锁中”。我们试图摆脱的枷锁,或许,根本就摆脱不了。而那些我们所珍爱的自由,亦或许是最大的枷锁。

当今生活中被“体制化”的人数不胜数,有很多人说,现在的中学生不自由,被训练成了整齐划一的“做题机器人”,然而依旧有不少学生乐此不疲,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做题上面,被“应试体制”体制化了的我们,反而依赖于这种在筋疲力尽中寻找快感的生存状态。

再回到电影中,纵观美国三百年的历史,人权与自由是被摆在最高位置上的,可是老布在剧中的表现却与之背道而驰。一个在监狱里生活了五十年并且被严重剥夺了人权的人,与其说他不会去追求人权与自由,不如说,他已经放弃对自由的追寻,转而去依赖于自己内心的那份慰藉。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叫“斯德哥尔摩”症,大抵是人们对残害自己的人或事物产生了喜爱的感情。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必然性,然而从厌恶、嫉妒甚至憎恨发展到喜爱与崇拜,由感情的冷色调上升到暖色调,毫无夸张可言,这又不能不是一种行为观念上的扭曲。

当生命在镜头里戛然而止,无数人的哀叹油然而生。我们是不是在某种境遇里的老布?我们是不是也逐渐被各种各样的生活、学习、工作规则体制化了?奇迹并不总是会发生,而我们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已经或者即将被“体制化”的庸人?

步履匆匆的人们也许应该偶尔驻足,跳出来看看自己的模样。我们终会知道,习惯于服从规则的人们将付出怎样的代价来习惯本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评点:郑文龙




作为美国精神最完美诠释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无疑一直起着某种程度的“启蒙”作用。“体制化”一词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公共话题的讨论之中。此文并非是类似讨论文章中的翘楚与新锐,然而作者仍能联系作为学生身份的现实参与到公共话题讨论之中,亦是难能可贵的。文章以“老布”这样一个配角切入,体现了作者深切的人道关怀与人文视角,作为主人公的安迪一类的英雄是较为稀有的存在,而作为普通人的“老布”的遭遇经历与心路历程则更具现实意义。文章一方面回顾了老布的悲剧性经历与切身体验,一方面叩问现实中的求学生活,引发对体制化异化生活的反思,将话题引向了更为复杂的行为观念的心理层面,具有层层剥茧、登堂入室般的论理效果与思辨深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595768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