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更能出人才_随笔作文1000字

时间:2022-04-18 03:06:3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逆境更能出人才_随笔作文1000

逆境出人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了。汉代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常常成为持“逆境出人才”的观点的人的有力证据。

的确,有些人身处逆境,仍然奋争,有所成就,但这决不是说“逆境”和“出人才”可以划上等号。

人才的产生能否,暂且不论。先说境遇,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番。现实中,恐怕没有谁能给“逆境”“顺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指出其本质性差别,相反地,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又可以相互转化,变“逆境”为“顺境”或者变“顺境”为“逆境”。我们说,能促进事物发展的处境(包括社会的和自然的)便是所谓的“顺境”阻碍事物发展的便是所谓的“逆境”从这个观点出发,“逆境”不但不出人才,反而阻碍人才的产生。

鲁迅先生曾提到晚清时有一个叫夏穗卿的人,听他的口气,夏穗卿的才气笼罩华夏,胜过一切古人。然而,当时的夏穗卿正处于怀才不遇的境况,过着“良马不得食而足”的生活,无奈的发出“帝杀黑龙才仕隐,书飞赤鸟太平迟”的感慨,最后在默默无闻中死去,不为世人所知。试想在那样的逆境中,没有一张“保命符”性命都难保全,又怎能谈得上成材呢?即使你有“韧之志”,是“超世之才”,也只有

1 / 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落个被埋没、被扼杀的结局。

早在二十年代,鲁迅先生基于对逆境扼杀人才的认识,曾明确指出“恶意的批评杀害了无数天才的幼苗,天才的产生需要大量的“泥土”的培养”

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说逆境对人才的产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话,也只能是一种激励作用,而决不是必要条件。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报任安书》,司马迁得出的结论是“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又有多少人忽视了这“大抵”“发奋”而偏颇了史家的观点呢?再者,司马迁可以说是“逆境出人才”的典型事例了,但他并非遭受了宫刑后才有志于《史记》创作的,反而是宫刑的痛苦、屈辱差点结束了他的生命,正是完成史记的宏愿,使他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坚持活了下来,终于完成了永垂青史的伟大巨著《史记》。如果要考察他成功的原因的话,那只能说宏大的志向、坚韧的毅力使他战胜了逆境。 所以我们说,倘是人才的种子,不论是落在恶劣的石缝中,还是长在肥沃的土壤里,他都能茁壮成长。如果不具备成材的素质,“逆境”会使其枯萎、夭折,“顺境”亦会使其萎靡、堕落。我们要始终告戒自己的是!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此而发奋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2 / 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08039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