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知者而不是智者 自从有了自媒体,一直被垄断的舆论环境发生极大改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偏听偏信,而是多了一个心眼,凡事都愿问一个是什么、为什么?这是社会进步,是五四思想先驱锲而不舍的追求。 伴随着思想一律、舆论一律渐行渐远,多元化的声音,知识精英动辄质疑,人们尤其是管理者或许有些不适应。其实,这是一个社会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管理者在多元格局中要学会容忍,学会倾听,学会见贤思齐。 网络上确实有些智者听风是雨,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将那些不完整的信息,尤其是官方不愿公布的一些政治信息用智慧,用想象给予补充,使之构成合乎历史与逻辑的故事链条。比如去年重庆“休假式治疗”消息发布后,无数网络智者根据支离破碎的信息,别开生面,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天看来,那些描绘,有传闻,有见闻,有想象,但是如果对照济南中院最近发布的庭审记录,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去年信息发布不完整的时候,网络上的传言大致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当然,对照庭审记录,也可以看到一些完全出于想象的瞎编,尤其是各位高人无限制地扩展“阴谋论”,现在看来可能是有问题的。阴谋论是明清以降中国人非常特殊的审美情趣,但阴谋论在政治实践中究竟占多大比重,实际上很值得重新研究。 想象的传言给管理者带来不少困扰,但管理者不能由部分不实传言去追查传言,或谣言。所谓传言倒逼真相,就是说当这些传言可能与管理者掌握的真实有差距时,让传言继续流传可能会对社会误导时,管理者就应该适时发布部分真相,不要让那些新闻发言人总是在重大新闻发生时缺位。 新闻发言人缺位,真实信息被封锁,为流言、传言、谣言提供了最合适的土壤。智者凭借自己的智慧,从已知推导出未知。这是人类好奇心的驱使,也是人类知识积累的基本途径,是人类对自己已有智慧的挑战、考验。而且,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发布真相,满足大众好奇心,那么,这些流言、传言、谣言,也势必构成故事发展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我们所知的中国历史,从古典到今典,那些有根无根的流言、传言、谣言,对于一个完整的历史叙事来说,既是果,也是因。我们如果不注意这些流言、传言、谣言的发布、影响及动因、后果,我们就根本无法准确解读几千年的中国史。三言记录了历史片段,也参与了历史创造。 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1898年秋天政治逆转非常可惜,如果不发生那样的悲剧,中国完全有可能在政治改革道路上往前推进一大步。一百多年后我们重新检讨那一年那些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朝廷当年信息发布不完整不及时,政治变革从一开始就被笼罩在三言中:两宫间真实关系究竟怎样,翁同龢为什么被罢官,为什么急于提拔四小军机,又为什么小题大做将礼部六堂官集体免职,懋勤殿究竟设不设,袁世凯为何而来,伊藤博文在北京与李鸿章、总理衙门大臣、康有为单独谈话究竟说了什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假如当时的皇上有一个美国总统式的发言人及时发布消息,相信康有为无论怎样孤僻,怎样具有想象力,都不会得出皇上已被囚禁的结论,然后再根据这个大胆假设去策反清军,动员江湖。信息的不完整、滞后,是1898年政治逆转的最大教训,为康有为这样的智者预留了想象的无限空间。我们今天可以根据史料指责康有为过于急切耽误了中国,也可以指责他的那些想象毫无根据,但我们如果从清政府立场去检讨,是不是也有信息发布方面的教训可以总结? 传言、流言、谣言,误导了政治,改变了历史,三言本身又在这种情形下构成了历史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研究1898年政治史,如果无视三言,许多问题都说不清楚。信息的完整、及时,是让智者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节省;信息的不完整、不及时,就是有意无意激活了智者的智慧。老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可能是不对的。真实的情形应该是,“谣言止于知者”。 信息公开了,完整了,知道的人多了,无论多么智慧的人,都没有发挥的空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94d167a8956bec0975e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