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时,东昊也如其他幼儿一样哭丧着脸向我求助:"老师,我也要玩扭扭车。"想着这班孩子在碰到问题时只会向老师求助,不觉头脑有些发涨。我渐渐蹲下,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去跟玩扭扭车的小朋友商量呢?""他们不肯给我玩!"这就是孩子的答复,显然谁都不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平白无故送给别人玩。这时只见玩着扭扭车的烨丹渐渐扭到了我们的身边,我突然来了灵感,对东昊说:"哇,烨丹好似一个司机哦,你愿意做乘客去乘她的车吗?"孩子脸上突然有了笑容,连忙答复:"太好了,我要做乘客!""想一想,怎样才能礼貌的征询别人的意见让别人同意呢?"这一点我相信东昊的才能。果不出我的意料,孩子们融洽的玩起了出租车的游戏。活动完毕后,我针对这一事件及时在全体孩子面前进展了夸张性的表扬,并没有忘记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自己想方法尝试解决。让游戏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在运动课程中,我们也应遵循这一点。正如实录中所记录,当幼儿A以"乘客"这样一个角色身份出现时被另一幼儿B所承受,并带动了幼儿B融入了这一情景性游戏中,使本来存在的问题没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且还帮助进步了合作游戏的才能。 当然,这里所表达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缺乏克制的勇气,过于依赖别人。新课程中也曾谈到:我们要给予他们的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才能与勇气,是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孩子在遇事后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推动者和引领者。故在全体孩子面前对这种游戏行为和解决困难的精神大力宣扬,也是对别人的一种鼓励和引领。 针对班级现状,老师的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目前在师幼互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老师的角色定位都有极大的关系。正是由于老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因此,在不少时间,幼儿首先是不被允许发起互动信号的,如在进展集体教育活动时,幼儿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静,而不是和老师发生交流和互动。所以,老师必须按照?纲要?的根本要求,对自身角色定位进展调整。 那是一次户外活动,我班有几名幼儿在玩攀登架,我发现建邦爬得太高了,就非常着急,对他大声喊:"建邦,快下来"。这时,我发现建邦脸上本来灿烂的笑容僵硬了,缓缓地垂下了头,边偷看我边渐渐地往下爬,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 "韩老师,我下次不再爬那么高了。"建邦声音怯怯地对我说,从他紧张的眼神中我意识到我已成为他戒备的对象,从他怯怯的声音中我读出了我们之间的不平等。我为我的"好意"没有被孩子理解而不安,我为我的"好意"带给孩子的压力而自责,怀着内疚的心,我把建邦叫到跟前对他说:"建邦是一个英勇的孩子,我相信你能像刚刚一样爬得那么高,但是,一定要握好,注意平安。"亲切的话语抚平了他脸上紧张的表情,消除了她对我的害怕和戒心,建邦迷惘的眼神不见了,又大又圆的眼睛恢复了往日的光荣。这时,我把孩子们都叫来,一起为建邦鼓掌加油,在我和孩子们的鼓舞声中,建邦又一次敏捷地爬上了攀登架,在一片欢呼声中,我和建邦愉悦的目光交织在一起,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孩子的快乐。 "老师,你看!"建邦兴奋的小脸上荡漾着甜甜的欢笑。他那真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d94fe6b9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