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近义词辨析,要善于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 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较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辨别其相同与不同之处。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从词义入手是根本途径。 (1)辨析词义的轻重(或程度的高低)。不同的同义词,它们所表达的事物概念上差不多,但在程度上轻重不同。比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爱好”和“嗜好”这组同义词,“嗜好”是特别爱好(多指不良的),程度上比“爱好”重些;“损坏”和“破坏”这组同义词,“破坏”带有明显的主观上的故意,程度比“损坏”重。 (2)辨析词义范围大小。一组同义词中,适用范围的大小会有所不同。如“局面”和“场面”,“局面”是指一定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状态,而“场面”是指具体的某个场合的情景,“局面”比“场面”的范围大;“事情”与“事故”,“事情”的范围大,“事故”的范围小;“灾难”和“灾荒”,“灾难”的范围大,“灾荒”的范围小。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还表现在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词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人类”等,后者如“河”、“书”、“树”、“人”等。一般来说,个体概念能用数量词修饰,而集合体概念则不能用数量词修饰,如说“三本书”可以,而说“三本书籍”就不行。 (3)辨析词义的侧重点。要辨析的两个同义词多有相同语素和不同语素,学习中应注重对不同语素进行分析,寻找各自表义的侧重点,从而准确把握每个词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名词同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重在指“一定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状态”。动词同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再如“扩大”与“扩充”都有“向外发展”的意思。但“扩大”重大“由小到大”,“扩充”重在“增长充实”。形容词同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的方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不热闹,不热情”。 3、从色彩入手是辅助手段。 (1)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差异,叫做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适用场合的不同,叫做语体色彩。根据情感色彩的不同,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类。例: ①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如:鼓励、成果、抵御、果断、聪明、节俭、维护 ②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如:煸动、后果、抗拒、武断、狡猾、吝啬、庇护 ③中性词:语义色彩既非褒义又非贬义的词。如:鼓动、结果、抵抗、判断 当然,中性词既可以用于褒义的事物,也可用于贬义的情境。如:“ (2)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 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如“表彰——表扬”、“贵宾——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达”、“马铃薯——土豆”,这几组词语义同而语体色彩不同。前者属于书面话,后者属于口语,使用时适合于不同的场合。语体色彩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1 直露等的不同。如“死亡”不带感情色彩,用于与自己不亲近的人;而“逝世”则用于自己尊敬的对象。“嘱咐”多用于临别场合,语气态度恳切;而“吩咐”多用于并不远离的对象,带有命令口气。 4、从用法入手是明智之举。 (1)辨析词语习惯搭配对象。一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比较比较稳定的搭配关系,只要熟练地掌握这一点,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例如:“爱护”与“爱戴”,“爱护”多用于对人、动物或财物的保护,如爱护小同学、爱护小猫、爱护国家财产等;“家戴”只用于人,而且是下对上、群众对领袖等的敬爱与拥护。再如:“充足”、“充分”与“充沛”都有“满”和“够”之意。但经常说“阳光(或水源、理由)充足”、“条件充分”、“精力充沛”。 (2)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要辨析同义词,还可以从两个词的词性入手,判断该词在句子中的成分,进而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例如“阻碍”与“障碍”,前者是动词,只能充当谓语,后者是名词,只能充当主语或宾语。我们可以说“太行、王屋二山阻碍了愚公前进”,也可以说“太行、王屋二山是愚公前进的障碍”,但两个词不能互相替换。又如“公然”与“公开”都是副词,在句中都可以充当状语,都可以用在“美国 入侵伊拉克”的句子中;但“公开”还兼作动词,作谓语,我们可以说“我们要公开事情的真相”,而“公然”在这里侧不能与“公开”替换。 5、把握“方向”,不留遗憾。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的内涵的意义,就会出现错误。例如,请判断下面句子,加横线的词语是否正确: 这家酒店刚开业,服务质量肯定不错。我们今天就光顾它。“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而不是顾客到商家去,故本词错误。 类似的词还有:“惠存”(敬辞,请别人保存,而不是“我”或“我们”保存), “斧正”(请别人改文章,而不是“我”改。如“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几处不通的语句,我斗胆加以斧正”中的“斧正”就用错了),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的敬辞,如“我的一首小诗在《诗刊》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中的“雅正”就用对了), “惠临”(请对方到自己这里,如:目前惠临,失迎为歉), “惠顾”(请别人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可见,这些词语所表示的行动都不是“我”或“我们”发出的,而是“对方”发出的。 6、要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 恰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留心使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为了使表达准确、鲜明。注意音节配合,是为了发挥汉语的音韵之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增强表达效果。注意音节配合,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词语音节的匀称。一般说来,单音节与单音节配合,双音节与双音节配合,而不要交叉配合。 任何一组同义词都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能掌握一些辨析方法,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临场考试,更要学会应试的技巧。具体操作时注意: 1、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一个成语是该成语中每个字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中的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是提供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因此,正确使用词语,除了对词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要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在辨析中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应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26b732ee06eff9aef807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