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征鲜明。比如从父亲的角度,可以肯定父亲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否定父亲的实用主义;从儿子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儿子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建议儿子向生活学习等等。 明辨细微 方为大道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小孩为了区分二者的区别,弄断了茎叶,受到了父亲的嘲笑。但是,我还是要为孩子勇于探索的精神鼓掌。遇事敢于探究,明辨细微方为大道。 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了“琵琶”和“枇杷”故事,分不清琵琶和枇杷的区别,留下了“若是枇杷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的笑话。世间万物,相似者甚多。如若都似是而非,又怎能遵循规律,认清世界? 明辨细微,勇于探究是一种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俗话说“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礼记》强调做事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苏东坡不信前人的记述,实地探索石钟山的命名原因,得到了水石相搏,如乐作焉的观点;到了清代的曾国藩又乘船实地考察,得到了山如钟形的观点。王安石在褒禅山路的残碑上,辨明了“‘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的科学论断。古代的学者正是秉持这种明辨细微,勇于探索的精神,深思慎取的精神,让古文化源远流长又洞然明晰。 明辨细微,勇于探究方能成就事业。《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多少伟大的成就不正是来源于那些孜孜不倦的细微考察和区别吗?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最头疼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尝遍百草,明辨细微。把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药物一一辨明,成就了中医的顶峰之作。如果李时珍不去明辨细微,区别各类植物的特征药效,只是知道它们是药材,生病就吃的话,那不是救人而是害人了。 司马迁遍步祖国山河,明辨真伪虚实,写下了煌煌巨著《史记》;张衡明辨星辰的细微差别,终成一代天文学家;法布尔细心观察细心观察,明辨细微写下了《昆虫记》;化学元素的发现,古文真伪的校勘,种种成就哪一个不是明辨细微,深思慎取才取得的呢? 明辨细微,勇于探索方能纠正现今社会的浮躁万象。当今社会,人们匆忙趋利,不去较真了,不去考差了,不去动手了,不去探究了。囿于成说,懒于明辨,似是而非。更有甚者造假糊弄,得过且过。山寨产品比比皆是,假冒伪劣大行其道,不拿出点明辨细微,勇于探究的精神,用怎能还一个清清朗朗,真真纯纯的世界? 孩子有一颗赤子之心,敢于分辨细微,勇于探究实践,正是给那些只知实用不求甚解的大人们一副清醒良方。明辨细微,方为大道,让我们为孩子的认真探究鼓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7be08276c66137ef06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