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一本鲁国编年史书 由于自中国的西周以来,古人重视一年四季中的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就叫做《春秋》了。 一、春秋笔法 古代中国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鲁哀公,共244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天开人文,鲁兴春秋。 《春秋》记述范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是有当时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 最初《春秋》原文有18000多字。而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句子都隐含着“褒、贬”之意,以至于被人们称为春秋笔法。 《春秋》每年记事最多不过20来条,最少的只有2条。最长的条文不过40余字,最短的仅1、2字。 春秋笔法就是每用一个字,都是入木三分,有褒贬含义。以至于人们在写作时,学习《春秋》的写作方法,用字用言,字言珠玑。 二、断烂朝报 早在孔子出生前,《春秋》乃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的集体所编录。就早已具备了约定俗成的一套“书法”。而且当时的晋、齐、楚、宋等国,均有这样的史官建臵、类似的史书编著,其体裁及“书法”也大体一致。 《春秋》之所以能够记载各国大事,就是这些史官之间,相互通报的结果。由于当时文字记载仅为提示作用的备忘录。然而,由于《春秋》叙事过简,才被后人,讥讽为“断烂朝报”。 《左传》则以大量、翔实、丰富的史实,弥补了《春秋》的不足。 三、原经释传 由于《春秋》语言上极为精练,文字则过于简质,使得后人不易理解。所以,相继出现了5家对《春秋》解释和说明的“传”作。这5家分别是: ①《左氏传》30卷。②《公羊传》11卷。③《谷梁传》11卷。 ④《邹氏传》11卷。⑤《夹氏传》11卷。 如今,流失了2个“传”作是:《邹氏传》和《夹氏传》。流传下来3个“传”作是:《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并且合称为:春秋三传。 ①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 ②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 ③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 《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其中,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所以,人们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如今,人们将合编入《左传》中的《春秋》原文,视为“经”。而将《左传》解释和说明的内容,视为“传”。 四、史料著作 先秦诸子著作无一属于史学著作,却都是今人研究古史所必需的史料。 据传,后来孔子对《春秋》作了一些的修订。于是,被孔子的弟子强行地列入了所谓儒家典籍的“五经”之一。 (儒家的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春秋》虽然不是历史学著作,却是可贵的史料著作,因而对于研究先秦历史,以及那时的儒家文化、孔子思想意义重大。 2000年来,人们始终是在《论语》范畴内,研究所谓的“孔子、孔子思想”。要想了解当初的孔子,而并非如今人们口中的“孔子”,那就首先要研究一下《春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a986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