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勿仅凭双眼评价事物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眼见一定为实吗?海市蜃楼这一现象,使眼见为实的说法不攻自破。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不要仅仅依靠你看到的去判断事物,而更多要通过多观察去看到事物的本质。 还记得小时候在课堂上,老师跟我们讲的一个小故事。一对夫妇在海上遇难,可他们只拥有一只救生艇且只能容纳一个人,当他们来到救生艇附近时,丈夫把妻子抛在后面,而自己却跳上了救生艇。当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怒气冲冲地说那个丈夫没良心不负责,可后来老师继续往下说,那个丈夫那么做其实是为了抚养他们的女儿,而当时妻子已经身患不治之症,命不久矣,丈夫虽万般不愿,可也只能选择自己逃生,才能照顾好他们的女儿。当时的我们全然把它当成一个故事而已,但现在细细想想,它也包含着眼见不一定为实之意。我相信无论是谁,如果只是看到丈夫抛下妻子,独自跳上救生艇离开的场面,都会暗自指责那个丈夫的不是,可是这是我们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之下,仅凭我们看到的所做出的主观的评价,却并非客观事实。因此要想拥有正确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就不能仅凭我们的双眼,而要学会去揭露事情的本质。 这是另外一个关于眼见不一定为实的例子,却真实的发生我身边。 在我们家附近的菜市场里,以前经常可以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奶奶,躺在市场里最脏最乱的地方,伸出手向来往的人要钱,而来来往往的行人,因为同情,也会把买菜的找零给那个老奶奶。日复一日,我们都理所当然的认为那是一个家庭贫困,不得不以讨饭为生的可怜老人,就连当时不懂事的我,也时常把自己买糖果零食的钱,留下一部分给老奶奶,而老奶奶也会连声谢谢。 可是有一天,我们却看到有几个年轻人围在老人身边,想要把老人带走。不知情的街坊领居都围了上去,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他们的争吵声中,我们知道,这几个衣衫整齐的年轻人,竟然是她的孩子。可无论那几个年轻人怎样连说带劝,那个老奶奶就是不愿意离开,死活就是要赖在那个。有围观的邻居看不下去了,指责那些孩子虐待他们的母亲,要不是迫不得已,那个老奶奶为什么会每天过来这里,以乞讨为生,甚至有人猜测那些孩子把老奶奶赶出家门了,街坊领居们越说越生气,纷纷责怪那群年轻人。 看到大家都在指责她的孩子,那个老奶奶才道出了实情,她说她的孩子都很有出. . 息,也很孝顺她,可是她觉得每天在家享清福,她实在是坐不住啊。她一想,觉得做乞丐又不辛苦,又能有很多的钱,她一个月乞讨的钱和她的孩子们上班赚的钱相差不了多少,才背着她的孩子们出来,晚上才偷偷回去,已经被她的孩子们发现并带回去了几次,可是在家待了几天后,还是想出来乞讨。老人说完后,她的孩子们都表示很无奈,不想他们的母亲总是这样出来骗钱,也丢了家人的脸,可不管怎么劝说,都始终不起作用。也有认识老人的街坊出来证实了老人的说法,大家这才能明白实情,并纷纷帮年轻人们劝说那个老人家,最后老人家也跟他们回去了,之后也再没有出现在这个菜市场里。 当看到老人的孩子们围着乞讨的老人,而老人却坚持赖在那里的场面时,也许大家会立马联想到相关的报道,认为这几个年轻人也是那种抛弃老人的不孝子,才让老人不得不出来已乞讨为生。但这却只是我们主观的看法,未经任何的证实,最终反倒诬陷了这些年轻人,因此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要去评判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我们所看见的,不然往往会因此被蒙蔽,我们要学会多观察多了解,看清事情的本质,还原事情的真相。 在警察办案的过程中更要了解事情的本质才能下决定,而不能仅依靠眼见的一些“证据”。近些年,国家加大力度办案,不少的案子得到重审,其中就有一些冤假错案是由于警察仅依靠在哪里发现证据,没有确实充分的了解等而导致的。即使有些犯人得到洗清,但不少人已经被判死刑已经执行,就算被放出监狱,也应经年轻不在,就算用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来了。因此,警察办案更不能只依据眼睛看到的或根据以往经验而谈的,更要看清事情的本质,尽可能的减少这类冤假错案的出现。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都可以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这并不意味着一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所看到的也是我们去评判一件事情最为基础的,最直接的方式,只是我们不能只相信看到的,也要学会更客观地评判事情,还原事情最原本的样子。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be2ca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