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残疾人感受春天般的温暖 作者:张辉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2年第09期 如今在中国,残疾人已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 “我爱职康站,我爱温馨家园。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这是32岁重度智障的杨佳,在北京市丰台区和义街道残疾人温馨家园职康站,写的第一个心语。为了帮助智障残疾人练习表达自己,这里的老师让他们从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写起。 为了使残疾人不出街道、乡镇即可得到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维权、生活照料、文体活动等各项服务,北京市于2008年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实现残疾人温馨家园覆盖所有街道和乡镇的目标。和义街道的温馨家园就是在那个时期建立的。职康站就在这占地面积300多平米的温馨家园中。从2009年明职康站一建站,杨佳就来到了这里。 “我们的这个职业康复站只针对在就业年龄段的智力和精神有缺陷的人。因为比起其他类的残疾人,比如聋哑人和肢体残疾人,他们是最难就业的。”和义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肖春华告诉本刊记者。她也是这个温馨家园的负责人。 这些残疾人在这里不但学习劳动技能,比如做一些手工艺品,还学习文化知识,当然他们的文化学习也都融在游戏中进行。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与人交流,据职康站的万淑英老师介绍,这是智力有障碍的人最难突破的一关。为了丰富学员们的文化生活,职康站成立了书法班、民乐葫芦丝队和合唱队,定期会有志愿者老师们给他们培训。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残疾人都不想来。因为他们当时都不太相信这里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肖春华介绍说,相对于现在残疾人对职康站的眷恋和喜爱,刚成立时,这里门前冷落。 杨佳就是一个例子,来之前,她非常自闭。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的她,基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到哪里都牵着妈妈的衣服,从没单独出过门。经过三年康复站的培训,杨佳已能跟别人无障碍交流,可以自己上街给家里买东西。最让她有成就感的就是她学会了做很多种丝网花。不论是面对记者,还是面对亲朋好友,提起杨佳的进步,感慨万分的杨妈妈永远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感谢温馨家园”。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现有残疾人850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随后各省市自治区分别在其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内设立残联,来解决残疾人的各种诉求。1990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于2008年进行了首次修订,进一步强化残疾人权益的各项保障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0f1be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