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比较短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高中阶段基本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从国家审定的5套教材中进行选择,而义务教育阶段主要选用地方性教材。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把学科知识按照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经过教学法改造编写而成的,其作用在于规定各门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和顺序。 第三章课堂教学法,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与方法、具体案例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讲授法、教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机遇问题的学习、范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多去分析案例,如: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由于信息技术课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在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也才更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实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对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的经济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结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特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a1457a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