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与杭州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下半月)》 2019年第14期 写下《秦观与杭州》的题目,心里没有什么底气,因为秦观与杭州的关系,远没有白居易、苏东坡、陆游那么密切。 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后来改字少游,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秦观是北宋的一位重要作家,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才能,他写了很多诗词,但诗名被词名所掩,被称为北宋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他投在苏轼门下,与苏轼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秦观于元丰八年(1085年)中进士,走上仕途,最初被任命为定海主簿,他没有赴任,到任蔡州教授。后来,他经苏轼等人推荐,到京城做官,任太学博士、授左宣德郎,后又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馆编修。 秦观的人生在绍圣元年(1094年)发生了转变。哲宗亲政以后,起用“新党”,元祐“旧党”多人遭到罢黜,苏轼、秦观等人遭谪贬。 秦观被贬出京城,任杭州通判,这与他的老师苏轼第一次到杭州任的职务一样。在秦观到杭州赴任的途中,遭到御史刘拯以“增损《神宗实录》”为由的弹劾,被贬监处州酒税,处州就是现在的浙江丽水。 在前往处州途中,秦观写了《赴杭倅至汴上作》,发出人生感叹: 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平生孤负僧床睡,准拟如今处处还。 两年后,他又被按上一个“以谒告写佛书”的罪名,削职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接着又被贬往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在经受了一贬再贬的打击之后,他情绪低落,自做言辞哀苦的《挽词》。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去世,徽宗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元祐旧臣被宽赦,秦观官复宣德郎,被放还衡州。这年八月十二日,他到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时去世。 纵观秦观一生,与杭州还是有些关系。 首先,他曾被任命为杭州通判,行前作《望海潮》(梅英疏淡)、《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词,但在赴任的路上又被贬往处州,与杭州擦肩而过。不然,杭州官员中又会多一位很有才华的词人,西湖诗坛也会多几首传世佳篇。 虽然秦观没有到杭州任职,但秦家与杭州还是有些缘分。元祐六年(1091年),秦观的弟弟秦觏中进士,任杭州仁和县主簿,秦观为此写《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相送。 其次,秦观到过杭州,还留下了美文。史书记载,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乌台诗案,苏轼下狱。秦观七月赶到湖州探寻,八月曾到杭州,与杭州僧人参寥相遇,在月夜同游。他还在龙井寿圣寺朝音堂拜谒辩才大师,一起品茗之后,他应辩才大师之请,写下《游龙井记》。 《游龙井记》是一篇写游龙井的游记,但重点不是记游和写景,而是赞美龙井之德。作者先说龙井的旧名和地理位置,引述相关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然后着重分析介绍泉水的成因、渲染泉中有龙居住,最后才写龙井之游。为衬托龙井之德,作者描绘了西湖风光的优美秀丽、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然后把龙井拟人化,通过龙井来赞颂那种不为华美秀色所诱,不为威武胁迫所屈,涵养自身、造福万物的美德。文中描述了人们在龙井祈雨必应的传说,以及僧人们环绕井诵经的场面,烘托龙井之德,渲染龙井的神秘。辩才大师读了此文很喜欢,请书法大家米芾书写了《游龙井记》,刻碑立于龙井。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游龙井时,重书秦观的《游龙井记》,后来也刻石立于龙井,2004年这块石碑被丁云川先生在龙井发现。 秦观在杭州还写了《龙井题名记》。 这篇游记散文,笔墨清新简洁,以他进山访辨才大师为线索,记述了出城、沿湖、涉涧、穿林、登山的行迹,描写月下西湖山林的景物。对景物观察描绘细致,营造了清幽的氛围,犹如一幅月夜郊游图,描绘出月朗、夜深、林幽、人静的意境,灯火显隐、流水悲鸣,使月夜更显静谧。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有书中说,秦观跟随苏轼来到杭州,作《东坡守杭》诗: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元祐四年,秦观在蔡州教授任上,随苏轼赴杭的可能性不大。随苏轼来杭州的,是正跟从苏轼学习的秦观的弟弟秦觏,《全宋诗》也将这首诗归于秦觏名下,诗题为《呈东坡》。 在秦观的诗中,有一首《游杭州佛日山净慧寺》: 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场。 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苏轼也写有《游佛日寺》: 佛日知何处?皋亭有路通。 钟闻四十里,门对两三峰。 “皋亭有路通”,指的应该是杭州皋亭山上一条通佛日寺的古道。佛日寺又名净慧寺,而秦观《游杭州佛日山净慧寺》诗中的“五里乔松径”,说的这条两边有乔松的小径,与苏轼说的小路应该是同一条路。秦观是与苏轼一起游净慧寺的吗?有可能。 再次,杭州有一些与秦观相关的传说,难知虚实。 一是传说他与杭州名妓琴操有过一段恋情。琴操在西湖边为秦观的词《满庭芳·山抹微云》改韵的轶事广为流传。《中华历代名妓》书中说,琴操由诗人晁补之介绍,曾与秦观有过一段情,后来秦观仕途受挫,消极悲观,跟随禅师学佛,琴操的削发为尼与此也有关系。 二是关于秦亭山的传说。古时人们游西溪,常以秦亭山为起点。秦亭山是西湖北边山岭的“正脉”,是进入西溪旅游要经过的第一座大山。相传,此山的命名与秦观有关。《钱塘县志》记载:“相传祖龙驻跸于此。又云:秦少游筑亭其上。”现代一些文章说,绍圣元年(1094年),秦观任杭州通判,常登山赏景。他在此山顶上筑亭,站在山巅亭中,山下景色一览无余,吸引游客登亭远眺,人们因此称“秦亭山”。实际上,秦观在赴任杭州通判途中,又被贬往处州监酒税,没有在杭州任过职。那么,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就令人怀疑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c32cd8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