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2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 2、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抓住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的诗意在理解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再现)。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为诗配画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准备:1、图画纸、绘画颜料。 2、学生寻找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熟悉的古诗。 教师准备:1、教师挑选学生学过的古诗备用。(并作设计草稿) 2、课外阅读材料图文本的《唐诗三百首》6本。 作业要求:1、理解古诗,发挥想象,用铅笔画出草图。 2、逐步完善,构图主次分明。 教学过程: 在上课前大屏幕播放《江雪情景》的动画,并伴随古筝曲《渔舟唱晚》,创设一种浓浓的意境。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纪律及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把学生分成六组。出示从图书馆找的图文本的《古诗三百首》,分发到各组,请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书中版面的编排上有什么特点?(生:都有古诗,配有插图)。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些古诗都配有插图,这就是古诗配画。诗画结合相映成趣,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诗文诗语言艺术,绘画属于造型艺术,它们 各有独自的特点,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我们读一首好诗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进入诗文所描绘的画镜,而在欣赏一首好画的时候,又会被画面中那浓浓的诗意所感动,这就是在于诗与画能够为我们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所以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秀作品。 大屏幕打出板书: 诵 读 诗 文 语言艺术 诗 情 画 意 欣 赏 绘 画 造型艺术 (二)请同学们欣赏古诗配画的一些作品(出示《四时田园杂兴》《江雪画境》《小儿垂钓》《回乡偶书》的诗配画。这些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请同学们把古诗读一遍。欣赏过程中教师讲解出这些作品有的是采用国画、水彩、蜡笔等不同的绘画手法,有的同一首诗,但是配画的内容不一样,是由于作者生活体验不同,构成的画面也不同,但是都没有离开古诗的意愿。比如《江雪画境》和《江雪意境》两幅图。 (三)欣赏完这些优秀的作品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配画的方法。老师喜欢这样一首诗,叫《江畔独步寻花》,下面我们一齐欣赏这首诗。播放《江畔独步寻花》的朗读课件。“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2)、请同学们再听一边朗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江畔独步寻花》的flash情景的课件。 (3)、同学们如果让你来为这首诗配画,你会如何处理画面?(指名学生叙述出画面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示范画出画面内容)(示范画见附页)。 (4)、请大家打开书30页看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为《江畔独步寻花》配的画。 教师分析画面:这幅画采用浓重的颜色,在画面上画满了层层叠叠、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花朵,表现出一派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春日景色,从而再现了诗人的喜悦的意境。 (五)、请同学们看老师范画(范画见附页)。 1、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放学后来到草地上放过风筝,天上飘着几多白云。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首诗? 2、学生回答:《村居》。请大家一起背诵这首诗好不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画面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首诗?(学生回答:小池) 1、教师分析画面:这是《小池》这首诗的配画,它是采用水彩的绘画手法。请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随着学生背诵幻灯片上诗句一句一句的飞入。) 2、教师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答:小池的宁静、恬淡) 3、教师问: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答:树阴、水、蜻蜓) 4、请大家看书中《小池》的学生作品。教师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与诗中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答:画面上有青蛙,诗中没有青蛙的描写。教师分析:画面上这只绿色的青蛙,使画面静中有动,对是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扩展,所以古诗配画并不是对诗意内容的图解,而是要选择一种和诗作风格一致的方法进行构图创作。 (七)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师:老师喜欢《江畔独步寻花》和《村居》这两首诗,你们喜欢什么诗?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配画的设想。(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想象的非常丰富,而且画面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那就让我们的想象飞起来,挥舞小画笔,画出诗中意吧! 三、大屏幕出示作业要求:1、理解古诗,发挥想象。用铅笔画出草图。2、逐步完善,构图主次分明。(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定稿,运用投影,欣赏学生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d5a3ef4afe04a1b071de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