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及面对话低段作文初探

时间:2022-05-24 07:07: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点及面对话 低段作文初探 ——结题报告

新课标的总目标中规定:小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写作的表达方式很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根据学生的需要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其中描写可以分出很多枝杈来,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等。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文体很多,童话、童谣、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神话,甚至戏剧。不论哪种文体,使用率较高的的表达方式,语言描写就是其中之一了。特别是语言描写在小说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写作表达方式,它推进故事向前发展,塑造不同的人物个性。纵观小学语文的十二册新教材,几乎没有几篇文章没有语言描写,寓言里有,童话有,记事的文章里,写人的文章里有,甚至有的诗歌里也有。可以说,语言描写可以构成文章的叙述语言,可以借用人物的话说出作者的意图和想法,点明文章的主题等等,无论是做叙述的材料,还是谋篇布局、安排立意上,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还有一些新的教育理论著作,都为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尽管有不少先贤有许多精彩言论,有不少同行研究出了多种多样的作文教学成果。但是,作文教学的难点依然层出不穷,有许多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总有需要转化的过程,有许多教学经验被移植到教学实践中的时候,总有许多的隔膜。因此,我们把把三年级要掌握的能力提前到二年级来做一个专项尝试练习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对话描写的四种基本形式,能灵活地进行运用。 2、通过对话的练习,能掌握双引号、冒号、逗号、感叹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3、能把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对周围事物、人物的认识和感想。

4、人物语言描写能做到精炼扼要,围绕中心主题展开。

5、语言描写不仅能单句描写,也能连成段和篇,来形成一件事的叙述和认识一个人的简单描述。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篇的写作,是从小学三年级正式开始的。在第五册的教材中,我们就能看到安排的八次习作练习:第一单元,写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第三单元,写画秋天的一幅画;第四单元安排的是写一篇观察日记。第五单元则写跟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第六单元写一个游览过的地方;第七单元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第八单元任意写。从这些安排的题材看,每一次都会有孩子运用语言描写的可能。而教材对语言描写的理解和掌握正式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如果我们在那时再紧锣密鼓地训练孩子语言描写,为时已晚矣!这种教和用脱钩的现象,影响了写作能力的发展。其次三年级初写作文,各种表达方式老师都要教给孩子,在众多的方式中,不可能独语言描写为重中之重来练习,教得面广,练的深度却浅,泛泛只能什么都不精,哪一样都不精,就不能有很多孩子对习作感兴趣,喜欢写作,喜欢表达。

二年级,是一个训练语言描写的的最佳时机。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着重让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范围放得极其广大。到了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话基础了,我们就可以为三年级的写作开始打下基础了。而语言描写的精湛掌握可以为三年级写作疏通一个瓶颈,




这个瓶颈的疏通有足够的时间和过程。为了使语言描写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我们做的“有点及面写对话——低段写作训练探索”的课题研究,让写话和生活链接起来,从生活情景中截取材料,引发孩子内心的情感和体验,涌现写作的乐趣,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建起一座连接的桥梁来。通过研究,旨在形成一套较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能在实践中找到二年级进行对话训练,对今后写作的作用很大的有关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技能上的理论支持。

三、写作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一)双引号的用法混乱。语言描写的标志性标点,就是双引号。有些学生分不清哪里是人物说的语言,哪里是提示语,常常点错位置。更多的是,前面用了“上引号”,写到后面就忘了,把“下引号”不知丢到了哪里。一些和提示语前后位置紧密相关的标点,如冒后、逗号、句号,不能够正确运用。

(二)语言描写的四种形式,掌握不够全面,不能灵活地交叉运用。语言描写有四种形式,1)提示语在前;2)提示语在后;3)提示语在中间;3)没有提示语。这四种形式中,提示语在前和提示语在后的两种方式,学生掌握较好,而提示语在中间的方法,则掌握的最差,没有提示语的方法几乎不用。四种形式如果全部掌握,且能灵活运用,就能使文章的叙述语言、段落结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诱人面貌。

(三)人物所说的语言不够精炼、主题不够集中。人在实际生活中是要说很多很多的话,每一句都表达说话人的某一种意思,这些话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几个主题,可以是完全没有主题的废话,话说的罗嗦、拖沓都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被写进文章里的人物,说的话就不能如实际生活中那么随意了,它必须有明确集中的主题,必须精炼简洁,必须为全文的中心着想,说几次话,说哪些话等等,作者必须有慎重的考虑。小学生在语言描写的时候,容易不取舍,让人物说很多很多跟中心没有关系的废话,使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四)提示语单调枯燥。人物的语言可以揭示人物内心、塑造个性,同样人物的服饰、动作、神态、外貌等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个性。而这些服饰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可以巧妙地结合在提示语里,和语言一起更立体地表现人物。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提示语里只简单地表明说话人是谁,这样就使表现的人物单纯、呆板,不能使读者引起兴趣,对人物产生共鸣。

语言描写能力的缺失,影响学生精彩文章的生成,影响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我们在研究中是这样探究的:

从人物的语言描写构成的组织来分析,包括三个部分:一、提示语;二、人物说话的内容;三、标点符号。这三者是骨肉相连的关系,唯有精准的提示语、简洁富有个性的话语内容、正确的标点书写,才能使语言描写可以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写出这样成功的语言描写,如果是发现问题的当儿才加强训练,那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准的,语言描写的训练必须从低段开始,从基本的常识开始,有易到难,有浅入深,螺旋上升。

第一步:操练标点。

逗号(,句号(。省略号(„„)等等,这一个个娇小可爱的标点除了标示说话的停顿和断句外, 些标点蕴含着特殊的意义,它协助文字更好地叙述内容、表情达意。标点的意义是通过标点不同的造型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显现出来。语言描写中,平常的行文标点要使用之外,它还有自己恒定的特殊格式,这就需要结合提示语来解说了。

通常提示语出现的形式有这几种:

1、提示语在前,人物话语在后。例如:叔叔打量了我一会,问:小朋友,你几岁啊?




2、提示语在中间,人物话语在前和后。 那不是外公?你……”妈妈若有所思了片刻,瞧,那车牌号是多少?

3、提示语在后,人物话语在前。如:咦,你的肚子怎么圆滚滚的?何老师问我。

上述画横线部分是提示语,这三句话拥有一个特定的不可或缺的标点符号:双引号。第1句提示语在人物话语前,双引号出现在它的后面;第2句,提示语在人物话语的中间,于是前面一对双引号,后面一对双引号;第3句提示语在人物话语后面,双引号则在前面。提示语呈现的位置还决定了紧跟其后的那个标点命运:第1种形式,提示语后跟冒号;第2种形式,提示语后跟逗号;第三种形式,提示语后跟句号。这个标点恒定的格式和规律,是语言描写不同于其他描写的一个基本特征。

要使语言描写中的标点能正确填写,需要学生掌握上述的特殊性。不过,五六年级发现才亡羊补牢,但为时已晚。操练语言描写的标点符号,最佳的时机是在二年级就开始。打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从前往后翻阅,我们会发现课文的篇幅越来越长了,诗歌、童话、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并出现。再深入一点,我们就能察觉到一个鲜为人知的奇特现象,不管是童话故事单元的课文,还是表现孩子学习、家庭、甚至社会生活的文章,大多以语言描写为主的形式出现,比如二年级上册四、五单元的课文,下册的一、二、六、七单元的大多数课文。

面对语文教材如此丰富的语言描写,标点的训练就可有机渗透了。怎么做呢?

第一招:依文本的读。《坐井观天》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来讲述故事和说明道理的。自由朗读时,我要求学生把第2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标点也连着一起读。读着读着,孩子们就发现了规律,每当青蛙和小鸟说话时,冒号和双引号就同时出现了;冒号前面写明了谁要说话了;引号里面是说的具体的内容。孩子们发现的是语言描写中提示语在前的的特殊言语格式,我就随机讲了什么是提示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该这样点这些标点符号。比如:双引号是人的嘴唇,上一片,下一片,缺一不可,只要双唇一开,话就汩汩而出。冒号和上引号是好兄弟,同处一室(书写时占一个格子),冒号蹲左下角,上引号飞右上角等等。标点是抽象的符号,二年级的孩子不怎么明白,老师用幽默风趣的通俗语言来教学,抽象的标点就能变得简单易懂了。

二年级的语言描写多以提示在前和在后这两种形式出现,三年级则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越来越多了,甚至还出现了没有提示语的描写形式,以后就是各种提示语形式并存的现象了。每一种新形式的出现,如果能及时捕捉它,通过反复地读和比,孩子们能很快地熟识它们的面目和运动轨迹。

第二招:找熟悉的添。

通过标点的读和比,孩子对语言描写中的标点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时,就要考一考孩子了。我把去了标点的《坐井观天》打在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四人小组议一议,再播放在大屏幕上全班对一对。一填、一议、一对间,印象更深了。以熟悉的课文为训练的支点,好处在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地方参考,有地方校对,学生有了心里依靠就喜欢练,也容易填写正确。

第三招:想课外的练。

提高了标点的认知之后,接下去要更进一步——学会灵活运用。自行设计填写语言描写的标点的练习,或从课外书中选择孩子们不熟悉的对话描写片断,或课文补白,或用耳朵录下生活中的对话等等,从熟识的课文中跳出来,到陌生的领域里尝试,标点运用成为创新的过程。如《坐井观天》,设计了“青蛙跳出井口之后和小鸟会说什么呢?”的问题,让孩子们在练习纸上写下它和小鸟的对话。孩子们充分发挥想像力,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许多对话,不仅标点使用正确,而且强化提示语在前的对话描写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bc60e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