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介绍 在中国的农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农曆的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农曆的八月在秋季的中间,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便称为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圆润,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徵,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麵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製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製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嚮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656676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