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言浅析 摘要]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语言简洁新奇、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满足了网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反映出很多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网络流行语的来源、特点入手,分析其使用现状和对我们生活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来源;特点;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来源 (一)社会热点使某些词语短迅速流行 这一类的网络流行语往往和一些社会热点相联系,反映人们对其的态度和观点。比如“蒜你狠”、“姜你军”等词汇就反映了物价高的问题;我爸是李刚、范跑跑等则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了讽刺。2015年一位年轻教师的辞职信中提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迅速走红网络,该句表达了当事人追求自由生活的态度和勇气。随后一天之内,就在微博上被提到六千多次,评论超过一千七百多条。 (二)谐音类 主要有汉字谐音、英语谐音、数字谐音等。汉字谐音如:“杯具”指的是悲剧、 “我宣你”指我喜欢你、“歪果仁”指外国人、“粗去”指出去等;英语谐音主要是指对英语的音译,比如秀(show)、粉丝(fans)、晒(share)、打call等;数字也代表一定的含义,中国文化中6代表顺利、8代表发财、9代表长长久久等,数字放在一起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利用数字谐音的网络流行语有:双击“666”、我爱你“520”爱你一生一世“1314”再见“88”等。 (三)省略简称类 网民为了聊天方便、快捷,会用省略的方式提高打字速度,比如会把“妹妹”缩略成“MM”、“吃ing”就是正在吃的意思。对已有词汇、语句的缩略性总结或者调侃、“然并卵”、“喜大普奔”等词汇都是如此。 (四)旧词赋予新意 指的是赋予原来日常使用的语言新的含义。例如“打酱油”原来是自己拿着容器到商店零买酱油,需要多少买多少。网络用语是形容不管我的事、凑个数,相当于路过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吃瓜群众”。“潜水”指那些在QQ群或微信群里很少说话的人,偶尔发表言论的人则被称为“冒泡”。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创造性 我们倡导言论自由,网络便给网民们创造了自由创造和发挥的平台。网民中以年轻人居多,他们追求新鲜刺激、喜欢标新立异,通过各种想象,从文字、数字、英文及各种符号中等提取某些元素,创造了生动、形象、有趣的网络流行语。比如“鸭梨”(压力)、“hold住”,甚至创造一些字义,如“囧”,本意是“光明”的意思,但在网络社群间成了一种流行的符号,此字的“八”字为眉,“口”做嘴,用来表达“郁闷、悲伤、尴尬、困窘”等复杂情绪,成为博客、论坛、网络聊天中使用最频繁的汉字之一。 (二)传播速度快 互联网本身具有的高效快捷的特点,加上网民普遍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形成了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的特点。例如:2016年10月一个广西男孩在网上发布视频,操着标准的广西普通话说:“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你为什莫要说射种话……”这普通话太喜感,网友们看了一点也不觉得“难受、想哭”、反而欢快。短短四五天,先是视频通过QQ空间引发关注,其后在百度贴吧引起讨论,然后经过网红大V微博发布,获1万转发、2万评论、1万赞,视频进入了更为开放、传播力度更广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媒体,几天内形成刷屏之势。 (三)娱乐性 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每天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网络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寻求放松的通道。一些火爆的流行语,比如“我带着你,你带着钱”、“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你将失去本宝宝”、“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语言,通俗易懂又带着搞笑,成为表达情绪、缓解压力、促进交流,又很受欢迎的方式。 (四)简洁明了 网民特别是年轻的网民讲求效率,崇尚简便,所以更爱使用一些简洁明快的方式紧跟潮流。比如:“赞”、“雷”、“晕”、“汗”、“宅”、“萌”等。“萌”用来表示可爱,“雷”表示震惊,“汗”可以理解为汗颜,也可以表示为尴尬、无言以对。 三、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对网民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网络流行语部分来源于社会热点问题,反映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前些年网上比较火的一句话“我爸是李刚”,就源于一起飙车撞人后口出狂言的事件。这件事在当时引起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了一句网络流行语,人们会以此互相调侃,甚至后来还被作成了歌曲。人们通过舆论施加压力,表达对此类社会现象的不满和谴责,呼吁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体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流行语,如 “正能量”“中国好舍友”“给你三十二个赞”等,在娱乐人们精神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消极的影响 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倡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里笑”、“有钱人终成眷属”。思想颓废、宣传无聊情绪的,如“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神马都是浮云”等。有些带有低级、粗俗的特点,比如:“我去”、“你妹”、“shit”等都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还有一些网民为了好玩会将一些词故意改成别字或错字,如“不造”“我宣你”“呆若母鸡”等。一些商家在广告中也会改一些字使其与自己的产品相契合,如“咳不容缓”、“百衣百顺”“默默无蚊”“一步到胃”等。这些词可能会显得很有创意,但违反了我们的语言规范,时间久了对我们尤其是正处小学中学的学生会产生误导,拉低我们汉语言的水平。错别字本就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这样一来,情况只会恶化,严重影响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使用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带来了一些正面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一个可以放松和娱乐的环境,另一方面滥用这些流行语不仅会影响汉语语言的使用规范,诱发社会不良风气,也不利于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待网络流行语,我们要采取客观的态度,扬长避短,积极发挥它的正面影响,抵制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静.网络语言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 2014:21-23. [2]陈娟.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和特点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8(14). [3]谷云峰.网络流行语言看青少年价值观特点[J].教育现代化,2018.06(2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c88d8c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