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于二月花 北方的十月,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山间河畔层林尽染,当秋风中有了淡淡的菊香,重阳节就到了。每当这时,我常忆起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中积极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一如秋风中盛开的秋菊,凌霜怒放,益显芬芳。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工作中接触的一些离退休老同志。按常理,人一到退休年龄,齿稀发白,精气神已不似当年,尽可安心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在水电五局三河基地,有许多老同志并不甘心,他们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满腔热情投入到社区公益事业中,继续发挥余热。他们自信,自强,活得充实,活得潇洒。 在三河基地社区,活跃着一支由爱好文艺的退休职工组成的文艺演出队。他们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歌唱社会主义祖国。他的领头人叫孟利华,人们都尊称她孟大姐。孟大姐喜欢唱歌、跳舞,刚退休时,为了锻炼身体,她和晨练的老姐妹一起编排了太极扇舞,自娱自乐。2008年,三河基地领导看中了孟大姐的才华,与她商量能不能搞一个大型的腰鼓队,活跃老同志的业余生活,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孟大姐笑呵呵地说:行呀,我支持领导的工作,可你们要投资买服装和腰鼓支持我的工作。领导马上说:好,那就这样,我给你们搭台,请孟大姐来唱戏,今年北方基地门球邀请赛时看你们汇报演出。很快腰鼓、服装就买来了,孟大姐召集老姐妹早晚开始了排练,咚咚的腰鼓声吸引了很多老同志,大家都想学习打腰鼓,孟大姐就一招一式地示范教学,渐渐的大家的腰鼓打得有模有样了,孟大姐又指挥大家练习队列变化,花式腰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门球邀请赛开幕式演出中,腰鼓队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现如今,腰鼓队不但逢年过节在社区表演,还参加了三河市的春节花会调演,在地方,一提起水电五局腰鼓队,老百姓直竖大拇指。 孟大姐并不满足于腰鼓队的成功,她与爱好文艺的几个老姐妹们商量要成立自己的艺术团,既能老有所乐,又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还能走出社区为社会做点贡献。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可一张罗起来就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排练场地,其次灯光音响服装道具都需要资金,困难并没有难倒孟大姐,她主动去找基地处的领导,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得到单位的支持。三河基地领导爽快地回答道:孟大姐,这是个好事,既能繁荣社区文化,也能加强与地方文化交流,提高水电五局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没多长时间,基地处专门腾出近两百平米的彩钢房作为排练演出场地,又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陆续配备了音响灯光等器材。有了排练场地,孟大姐又带领队员自掏腰包买来布料,自己动手裁剪缝纫演出服装,自己制作舞蹈道具,开始排练新节目,为了提高节目质量和演出水平,孟大姐购买了许多学习光碟,利用晚上时间在家里观看揣摩,还相继邀请了一部分地方离退休文艺骨干加盟。2010年演出队正式冠名枫叶艺术团,寓意枫叶红于二月花。 现如今,艺术团演出风风火火,在社区、在街道、在厂矿部队都能看到艺术团老同志们演出的身影。记得一次在三河市第四敬老院慰问演出,天气很冷了,老同志们依然穿着演出服装兴高采烈地表演。演出后,前来参加军民共建的北京某高炮旅领导赶紧为演员们披上了军大衣,紧紧地握住孟大姐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而敬老院的老人们则为演员端上了一碗碗滚烫的姜糖水。今年国庆前夕,在三河市大剧院落成庆典上,艺术团编排的大型舞蹈《雪域欢歌》获得一致好评,可谁能想到,这个节目从编排到演出只用了半个月,孟大姐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可想而知。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大姐和枫叶艺术团不但在三河基地社区、地方公益演出,而且还演到了廊坊市,上了廊坊市电视台。三河市文体局也专门为她们购置了演出设备和服装,京东大鼓传人崔继昌、摄影名家马金元也经常来艺术团客串演出,枫叶艺术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知名度不断提高,孟大姐更忙了,但忙的高兴充实。回想建团的艰辛,孟大姐感慨地说:是水电五局三河基地管理处领导的大力支持,才有艺术团的今天,才能使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孟大姐和枫叶艺术团的故事,只是许多离退休老同志快乐生活的缩影。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祝福社会对老人的关爱,祝福老人们在关爱中老有所乐,健康长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21f8fe941ea76e58fa04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