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因子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中心地 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 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规模经济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 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 即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范围经济 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接触扩散 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 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和高产业创新能力的特点 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增长极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 、 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极化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的作用。 涓滴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有利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 , 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经济地方化 地方化也称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b83606e87101f69e3195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