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学生中考作文成绩95

时间:2022-06-19 02:0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如何提高学生中考作文成绩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幽,曲折才能生姿。考场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才能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想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我想这样的作文要具有巧妙的构思和引人注目的亮点。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淡一下认识。 一、巧妙构思

常见的构思方法有以下几种:

1.巧合法。巧主要指碰巧、凑巧、巧遇、巧合。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正如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在作高考作文考前指导时说的:情节要巧妙得让人惊叹亏你想得到。古代许多作品中就有令人难忘的巧合情节。如《红楼梦》中,当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之日,正是林黛玉离开人间之时。鲁迅更是善于借助于巧合让偶然性的事件表现出必然性的规律。祥林嫂两次死夫之后做工都在鲁四老爷家,当鲁四老爷陈列福礼恭请福神的时候,祥林嫂却怀着疑惑和极度的痛苦死在雪地里;夏四奶奶和华大妈在坟场相遇。这些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巧合。

2.对比法。鲁迅是对比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考生要善于在文中巧设对比点

3.悬念法。如《枣核》一文巧用枣核设置悬念,开头由朋友索要枣核,设下悬念;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显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读者。

4.误会法。如《驿路梨花》一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除三设悬念外,还两写误会。首见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花树林边,一设悬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

呢?见到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一生误会:我们视他为主人,抢着感谢。由此二设悬念:老人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接着,老人讲述梨花姑娘的事,我们和老人见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哈尼小姑娘,二生误会,感谢她盖了这间小茅屋。小姑娘指出房子是解放军盖的,由此三设悬念:解放军为什么盖这间小屋呢?文章就是这样设悬念——误会——带出新悬念再误会——再带出新悬念,最后亮出底细,真相大白。这一系列悬念、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设置亮点

一篇被人称道的作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玉楼春》一词会流传千古。所以中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 设置亮点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1.旁征博引,展露才华,以文采取胜。如果学生平时注意了课外阅读,知识丰富一些,就可以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如典故逸事、中外掌故、名人名言等。一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二来可以显示出你不同与众的才华。但这些材料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陈旧的。如果是平时所不太为人知晓的,效果会更佳;更能显示出学生知识面的宽广。所以考前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材料的搜集和储备。


2.注重细节,真挚动人,以真情取胜。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量。考生应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凡人哲语,画龙点睛,以深刻取胜。名人说出的话并非句句名言,凡人也未必说不出富有哲理或意义深刻的语言来。这样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耐人咀嚼回味;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这应该是考生可以考虑和设置的一个亮点。考生在应试作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外,也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名人哲语中受到启发,根据提供的话题范围,化用或构思出一句或几句自己的凡人哲语来。或把它置于篇首作为题记,或在文中关键处作为凝练精辟的议论。这样,无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其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d75456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