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

时间:2022-03-20 17:02: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风景谈》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吴飞燕

《风景谈》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散文单元的首篇,是茅盾在白色恐怖的年 代里讴歌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一篇散文。对于本 文的教学,教者多数采用逐个分析六幅画面,然后提炼中心的做法。在仔细阅读 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打破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从表达方式入手,抓住文中五段 议论性的文字,分析其含义、作用,并以此来带动对画面内容的理解,从而完成 全篇的教学。

教学大纲中对高中阶段的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有明确的规定:阅读比 较复杂的记叙文,能理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 和表现方法。”“写一般的记叙文,线索清楚,能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说明、议 论等方法表达中心思想。考纲中也规定考生应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散文这一文体在高中课本占有重要的一席之 ,近年来,由于散文阅读段大多篇幅较短,适宜于高考测试的需要,散文阅读渐 有抬头趋势,因此,散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认识,我决定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借助于这篇文章引导


学生辨别、把握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训练学生阅读 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散文写作中适当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文章中心。 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体验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 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2、掌握本文用精辟的议论贯穿材料,深化主题的表现手法。

3、理解本文寓于风景当中的政治的确切含义。结合单元教学计划 本课特点,我将目的 2 确定为教学重点。

茅盾在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当中。 文预习提示中也说,风景是这篇作品的形,政治才是这篇作品的神。那幺, 的含义到底是什幺?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我将目的 3 确定为本 课的教学难点,力求通过课文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寓于风景当中的政 治的确切含义。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性,而且不失其文笔优美的特点, 所以在重点讨论分析五段议论的作用之外,我将思维与语言的训练贯穿于每幅 画面的剖析之中,重点不在流水式的逐一剖析每幅画,而在于剖析画中景画中人 和画中景与人的结合,情与意的生发,训练思路的清晰和思维的条理化。同时 进行朗读训练,不仅要读出五段议论中判断、反问和赞叹的语气,而且对于北国 晨号中塑造的民族精神的化身,要引导学生将其镌刻在心里。在讲读的基础上,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了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的


参与者和主动者,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

首先,以卞之琳的诗导入新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为六幅画面各 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都能涵盖自然景观和人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 容。此后,直接提出本课的学习重点五段议论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做 到心中有数。然后转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用投影仪显示第一段文字,引导学 生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同时完成对画面的剖析,抓住副词,把握人类和自 然的关系。

()()()段议论放在一起,在明确了内生活及其充满是指精神生 活丰富,“辐射是指人的精神生活给予环境的影响之后,学生自然能总结出这三 段议论都涉及到了人的精神,都在歌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对与它们相 对应的四幅画面,我引导学生通过背景和主体之间的对比来把握作者对人的崇 高精神的歌颂。接着进一步明确三段议论之间的关系,()()是对()的进一 步阐释,它们说明了人对自然的作用:主宰和创造。再抓住副词尤其与第一 段的对比,明确议论()()的深化。

课文分析至此,我提示学生这样的画面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条件下并非随 处可见,并引用毛主席的诗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来说明作者写的是 延安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学习,歌颂的是他们的崇高精神。这里的点拨为下文北 国晨号的分析做好了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f0584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