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中环境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人类经济进步阶段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遵循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环境工程主要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种技术,与环境卫生学、环境医学和生态学有关,属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模式结合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 背景 环境工程 科技 发展模式 分析 经济大发展中,生活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尤其是工业生产中消耗大量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同时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关注度提高,环境工程建设与科技应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 一、生态文明与环境工程建设内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明建设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在社会进步中尊重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就是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保护生存环境、尊重自然规律。早期的农耕文明利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动力,但是农耕经济生产力有限,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物质需求。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通过征服自然、索取自然获得经济效益,但这也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生态平衡与环境的破坏都是“黑色经济”的体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前提条件就是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与环境共生为主题,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属于环境治理内容。环境体系复杂且庞大,至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活动场所,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环境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环境治理和补救的过程,常见的包括水体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和放射性污染处理等。人们在环境空间内活动,身体代谢或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废弃物,同时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将这些破坏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对水体造成破坏,影响水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环境工程控制中的水污染治理则是通过完善供水系统、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水中污染物的存在,保证水质。大气污染则是由于人们过度消耗矿产等资源,肆意露天焚烧垃圾等造成大气污染物聚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超标,破坏大气层。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处理通过能源利用方式和技术设备的革新,提高废弃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密度。[2] 二、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要求与方法 (一)独立自主 环境工程建设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要求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进步中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研究性。科技是生产的基本动力和保障,传统生产活动中,生产工具落后、生产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现代现金技术的应用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经济发展获得科技支持的同时,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索取、改造力度不断增大,带来严重的威胁。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将环境工程治理工作与科技应用结合,能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质量。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中,需要根据国情,引进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理念与方法,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水污染治理中,我国废水排放量较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针对不同工业生产类型,需要实际研发不同系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做到技术研究的独立、自主和强针对性。[3] (二)系统化治理 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某一生态部分出现失衡或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另一生态圈环境质量。从环境分析角度来看,生态破坏与生态治理之间存在明显的“蝴蝶效应”。以污染物排放为例,人们工作、生活中会产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这些垃圾的堆放和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处理手法不当,如露天焚烧、挖坑填埋和倾倒入海等都会进一步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扩大污染范围。从环境工程治理角度来说,做好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处理,是将污染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大气质量或水体质量受到影响。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环境工程治理中需要有“生态圈”的意识,综合利用不同的技术和手法系统化处理环境问题,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制约与协作关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就要在环境治理中依据环境保护特性完成系统化治理。 (三)制定科学战略 环境工程治理中需要实行系统化战略,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科技创新为环境治理提供便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环境污染类型和产生原因具有较大差异性,单一的技术和方法并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质量要求。根据这一点,需要实际观察中,做好基础调研工作,根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战略,实行具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方案。例如噪声污染是城市主要污染类型之一,交通工具鸣笛声、工业生产机器运行的声音等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根据噪声污染来源、成因及影响范围调查,可以制定出以下治理方案:交通污染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立隔音墙或加强绿化建设,对于居民区、教学区比较集中的一环内城区,出台鸣笛标准控制噪音量;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噪音污染,则主要需要加强设备的更新设计,增设消声器。[4] (四)针对性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全球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但是环境工程治理的范围不具全球性,主要是对重点污染区域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污染扩散。因而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污染处理效率,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科技为经济生产带来动力,同时也能为环境治理带来便利,但是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环境工程,需要针对环境特性与治理标准,实施可行性方案。例如放射性污染需要实行封闭性处理,医院、核电厂等放射性物质集中场所,其设立一般需要远离城区,废弃、废液等需要集中储放和浓缩处理,处理工艺与处理技术也有特别的标准和规定。而对于热污染的控制,则只需要对局部水体温度过高、热污染严重的区域直接排入冷却水即可。[5] 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就是在发展政治经济的同时兼顾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要去是保护全球生态平衡,节约自然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工程建设是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一种环境治理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结合环境工程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二者结合,提高环境治理效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6] 参考文献: [1]赵莉.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4):146. [2]王欢,闻静.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6,(02):39. [3]王兆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企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评《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研究》[J].管理学报,2014,(05):780. [4]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207-218. [5]孟伟,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01):1-6. [6]曾刚.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33-4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f5f262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