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知识点1 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土活动的猖獗,逐渐由反清转变为反帝斗争组织。——性质 2.兴起:由活动于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发展而来。 3.发展: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4.口号: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既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时反映了义和团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粉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 2.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2)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3)义和团和清军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扩大侵略的借口。 (4)天津保卫战: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保卫战中直隶总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3.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在中外反对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4.影响: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但义和团的蒙昧迷信及笼统排外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训。 知识点3 《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1901年(农历辛丑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 2.主要内容: (1)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 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2)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彻底沦为洋人的工具。 (3)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外交上: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②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34862c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