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

时间:2022-04-03 02:02: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未来”如今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词,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师教学、未来的学生学习,已成为教育热词。

“未来学校”是什么相信我们更愿意化繁就简、去粗取精,回归教育原点去认识领悟。 首先认识学校的功能,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玩耍与生活的场所,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多元化、可选择的学习,实现以儿童为中心的天性回归,走向以人为中心的生活教育

未来学校是打破学校围墙、多方融合的交往场所,开展关注个体成长、跨界整合的综合活动,实施私人定制、线上线下的无缝学习。评价上注重描绘成长轨迹,给出发展路线的数据实证。 一句话,未来学校的要领是“为了孩子,人文为怀,技术辅佐,对标国际,适度超前”

随着对未来学校的探索和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围绕学习方式这一点,谈谈对建未来学校的理解。 一、试水课堂形态变革——为了孩子最惬意的课堂生长

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摒弃单一学科知识传递的课堂,我们这样认识未来“课堂”为儿童成长提供更为广泛的可能性, 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为根本价值追求, 将真实鲜活的世界与生活纳入其中,课堂充满合作、综合、实践、创造的活动。只有不断改变课堂形态与结构, 方能回归到课堂本真。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能力与素养,我们学校也可以进行一些路径改革。

像我们学校可以创立网校, 做到了对每节课质量的整体把关与输出。 常态课堂要质量,学校可以成立“网校质量监控团队” 通过专家团队指导和 备、三改、九环节”备课模式,落实每节课的目标与内容,以同步网校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从课堂形态的变革,我们可以得出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促发展”还有拓展学科内容:“以成长为依据,以世界为教材”二是:可以跨越学科边界:“各学科融通,跨界研究无边界课堂” 展开基于信息技术的“未来课堂”研究,


“以各年级网班、云班为支点,深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三是每天录播教学,真正做到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构建课程体系——为了孩子最精彩的生命

成长,完善“小学生大课程”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乡村小学可以着力构建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的“小学生大课程”体系:既整合国家课程,又研发可选择的课程,尽力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程体系中包含德育课程链—— 养君子之德, 教学课程树——育君子之才。德育课程链中学校课程、年级课程与班级课程环环相扣,重视学生必备品格培养;学课程中形成以国家课程为核心、泛在课程为基础、选修课程为提升的“三级课程”,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大课程” 建设的核心理念可以定为: 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尊重儿童天性发展,给儿童自由土壤,让儿童自然生长,使儿童自主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重视“未来学校”教师升级——为了教师回归学生

教师是未来学校建设的关键,可以提出“未来教师,全能全才;未来教师,全科全育;未来教师,回归学生”的目标。借助教师发展学校平台和教师自主发展的良好基础,高位引领与量身定制、必修加选修结合,设计实施了各种体验式、项目式培训,让全体教师不断运用新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改革。 老师们可以展开翻转课堂、翻转教研尝试,以及学科跨界、学科融合创新和泛在课程的自主研发,带动学生新的自主学习方式。

四、再造学校教育环境——打开大门重塑学校空间

科学界定教育质量内涵后, 学校功能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基于未来学校建设,拓展、优化孩子的成长空间,我们可以做如下改变。

扩容学校空间环境,实现“校内学习 + 外场馆学习”的校园拓展。 依据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打开大门,把校园延伸到周边不足一公里的敬老院,实现外场馆学习。 用走进与走出的学习模式,为孩子打开各扇窗口,扩大视野,培养素养。

基于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可以重新整合校内环境,,形成


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无纸化校园电子办公,从学习空间延伸到游戏空间、活动空间,媒体关注由他媒体走向流媒体自媒体,评价从监测个体生长性评价到师生群体性评价, 形成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为未来学校建立了一个多元的、一键互通的校园环境矩阵,重塑校园生活空间,实现功能高效运转,也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做好环境准备,构建多平台互动的校园环境矩阵。 五、尝试学生评价改革——为了孩子最宝贵的成长历程

在新的教育质量观引领下,我们需要着手学生评价改革,做到“品格与学业并重、过程与终结同时、质性与量化并行” 我们学校可以创《二小公民手册》从未来公民培养角度,重视学生品格养成的质性和过程评价;学业评价方面注重数据实证, 用大数据分析与科学实证的方式,让师生对教学有更科学的认识与分析。让学生更加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同时还可以使用多种分系统进行教学过程诊断,进行配置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做到“用数据说话”,更为科学有效地分析师生在教学中的利弊得失。

相信我们学校的未来学校建设, 在坚守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会主动拥抱未来,迎接未来挑战。 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教育者, 非为以往, 非为现在, 而专为将来。 ”为了孩子,既要迎向未来,又要脚踏实地。 未来学校,即是学校之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8217c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