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讲读课文,承担着单元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理想、体味人生的作用。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这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和深刻的影响。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饶,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二、说教法 二、生情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学习方法上与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心理上会有紧张感和胆怯感,这会影响教学效果好在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 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象征的手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展开想象,领会诗中“山”、“海”艺术形象的蕴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诗的难点:理解文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1、反复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学法指导:1、诵读悟情法 2、 品读悟理法 3、情感迁移法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揭题 1:由“梦”说起,老师有感情的说:“童年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我们会编织美丽的梦想,你们童年时都有过哪些梦想呢?今天能告诉我吗?” 2: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己梦,引出课题, 【述说梦想,唤起学生美好的记忆,进入愉悦的学习空间,各抒己梦,激活课堂,使学生进入自主角色】 (二)检查预习情况,积累词语 【此环节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多媒体演读,学生跟读 2、学生试着读,同桌交流 3、教师指导:语调、语气、节奏、轻重 4、学生圈点勾画 5、齐读 6、个别读,教师纠正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会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明确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养成学习诗歌的习惯,突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既自主又合作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品读诗歌,了解内容 1、欣赏品读诗歌第一节,体会感情,品味语言 ①指名朗读诗歌的第一节,学生评议(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能准确把握诗歌第一节的感情基调) ②教师发问:朗读诗歌第一节,你读到了什么,有何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习品读诗歌. ③播放课件,听读课文,体会意境(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 2、欣赏品读第二节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读促读,以读悟情,在读中比较,在读中品味,并领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意识,同时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 合作探究,研读诗歌 1、教师提问:你们通过读、听发现两节诗中“山”与“海”有什么不同含义吗? 2、学生诵读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自主品味揣摩诗歌的语言,从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赏析 【问题1是为了落实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习象征的手法,体会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问题2是创设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既独立思考又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六)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请学生根据诗歌给自己的启示,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此环节的目的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七)作业训练 用记叙的形式书写自己登山的感受。 【既学诗歌,又要打破诗歌的框架,特别是诗歌内容对我们的束缚】 六、板书设计 山-----困难 在山的那边 战胜困苦,实现理想 海----希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958a49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