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 诫子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3篇 诫子书 三国蜀汉·诸葛亮 知识盘点 一、重点字词 1. 重点实词 (1)诫子书 诫:________________ .. 书:________________ F(2) 静以修..身 静:________________ 【】 修:________________ (3)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______________ .... 明志:______________ (3) 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______________ ..(4) 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________ .(5) 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________________ ... 慢:________________ 励:________________ (6)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________________ ... 躁:________________ 治:________________ (7) 年与时驰 驰:________________ .(8) 遂成枯落 枯落:______________ ..(9) 悲守穷庐 穷庐:______________ ..2. 重点虚词 (1)夫君子之行 _____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 ________________ .(3)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三、文意理解 1. 写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统编教材“思考探究”改编) 2. 怎样理解文中的“静”?(统编教参“问题探究”) — 1 — 金题演练 (2020原创)阅读《诫子书》,完成 1~5题。(1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 慢:_______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非宁静无以致远 .A.不以物喜 B.皆以美于徐公 ..C.以衾拥覆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自律的人生写照。 B. 不受世俗影响,在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有坚定的志向,实现远大抱负,所以“宁静”是“淡泊”“明志”的前提。 C. 文章最后作者殷殷叮咛,应惜时勤学,学习的目的是成才,而成才是为了奉献社会,为社会所用。 D. 本文以议论为主,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在说理的同时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期待。 5.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 — 2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篇 诫子书 知识盘点 一、1. (1)告诫、劝勉;书信 (2)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修养 (3)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 (4)达到远大目标 (5)增长 (6)放纵;懈怠;振奋 (7)轻薄;浮躁;修养 (8)疾行,指迅速逝去 (9)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0)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 (1)结构助词,的 (2)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那么” (3)疑问代词,怎么 二、1. 除了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以外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除了屏除杂念和干扰以外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 2.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 最终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三、1. 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2. 示例:“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要做到“静”,自然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明志),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 金题演练 1. (4分)(1)明确、坚定 (2)增长 (3)懈怠 (4)修养 2. (2分)D 【解析】D项中的“以”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A项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B项中的“以”是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C项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用,拿”。 3. (4分)(1)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 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4. (2分)B 【解析】“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B项分析错误。 5. (4分)示例: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①立志;②学习;③惜时。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2bb432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