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变迁(二十)运河名城

时间:2023-03-26 21:0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扬州变迁(二十)运河名城

运河贯通了扬州江河,串联了扬州街巷,拉动了扬州经济,哺育了扬州城市,缔造了扬州的繁华,是扬州古老文明的摇篮。

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古运河的兴衰史,也就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

隋唐之前,扬州古城的政治中心还在蜀冈之上;中唐以后,扬州军事城堡转向经济文化城市,罗城出现在蜀冈之下;到了宋代,扬州古城才真正移到扬州平原之上,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城。

扬州平原为长江冲积而成,为河漫滩地,平均海拔约为5米。北部有古邗沟、漕河、槐泗河等东西向河道;扬子津以南最为低洼,为古长江河道。由于一千年来扬州先民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如今还有汊河、扬子津等古地名保留了下来。

唐代,穿扬州城而过的运河被称为官河,运河水系在扬州城市的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官河年代多了,河泥淤积,河床变浅,水源不足,漕运常受阻。扬州长史杜亚等曾进行过疏浚。后来,盐铁使王播开挖了绕城而过的新运河,奠定了扬州古城的城市格局:四周运河环绕,城中河道纵横。

宋代有了“运河”这一名称。为阻挡金兵,南宋初年起,扬楚运河渐遭破坏。

元世祖忽必烈以其雄才大略,确定了新的运河线路,打通了京杭大运河,淮扬间运河显得更为重要。元中期,由于漕粮海运由长江以南出海,淮扬运河渐渐冷落。

明朝定都北京后,大运河是维系王朝统治的命脉,扬州的地位更加重要,成为享誉天下的“运河名城”。

陈瑄被明成祖封为平江伯、总兵官,负责整个运河的治理、船只的更新等工作。陈瑄开展了淮扬运河的一系列治理,扬州运河因此也获得了生机。

1403年,陈瑄对瓜洲各坝、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在瓜洲运河临长


江口处建了两座减水闸,蓄泄调节运河水位,确保了运口的通畅。

1407年,陈瑄主持疏浚真扬运河(即今仪扬河),使仪征运口更趋完善。1409年,为了漕船的进出方便,陈瑄又主持开挖白塔河,增加了漕运的江北运口,方便漕船过江,还省去了瓜洲的盘坝之费。

在扬州城东南,陈瑄疏浚运河挖出的泥土,堆成了一座无名小山,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康山。

城中的官河到明朝时被叫做文河(汶河)。明弘治九年,扬州府同知叶元在汶河上兴建了文津桥。明万历十三年,经两淮盐御史蔡时鼎发起,在文津桥上增建了文昌阁。后毁于大火。万历二十四年,江都知县张宁在原址重新修建了文昌阁,它高三层,三层重檐呈圆形。阁身八角形,底层外砌砖墙,四面开拱门,显得朴素俊秀。

1959年全线填平汶河,建成文昌广场至甘泉路一段泥结碎砖简易道路,并扩宽建成文昌广场,汶河从此消失了。)

1582年,始建文峰寺,位于宝塔湾古运河东岸,寺内文峰塔,成为运河水路由南进入扬州城的标志。

1597年,扬州城南运河因河道顺直,水势直泻难蓄,漕船、盐船常常搁浅。知府郭光于是开挖城南宝带河。新河自城南门二里桥河口起,折弯向西,再折向东,迂回六七里,形成著名的“运河三湾”,即宝塔湾、新河湾和三湾子。因河线弯曲延长,水流被迫减缓,上游水位得以抬高,解决了阻浅问题。(如今已建成三湾湿地公园)

向北就是曾经闻名的二道河和头道河。头道河是内城河,与其平行的则是外城河,也就是后来的二道河,就是今天看到的古运河环城外河道。头道河贴着扬州城西城墙,北与盐阜路的护城河相连,经西门向南,在现苏北医院南转弯向东,经南门洒金桥进入古运河。(上世纪八十年代,头道河被填平,消失在地图中)

在明代,小秦淮河是旧城的东护城河,主要是为了防御倭寇的袭击。明代中期平息倭患以后,在扬州增建新城。小秦淮河夹在新旧两城之间,称“新城市河”。清澈的小秦淮水给沿河人家以饮用洗涤之便,两岸的居民逐日增多。小秦淮河日趋繁华,不亚于南京的秦淮河。

扬州西城区有一条横亘南北的河——蒿草河,它两岸杨柳依依,清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3e85f8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