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徒步万里寻妻》新闻作品赏析

时间:2022-04-09 08:28: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闻作品赏析

近日,一篇来自于新京报的《72岁老人徒步万里寻妻:找不到人愿死在路上》新闻稿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该稿件是由新京报记者祖一飞于2019516日发表的一篇事件通讯。它以“老人徒步万里寻妻”为主题,深入地报道了甘肃普通人民王玉明的寻妻之路,向全社会讲述了王玉明与阎宝霞的凄美爱情故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当代社会中难得的温暖人情。 一、结构分析

这篇事件通讯使用的是单一型标题,前半部分的72岁老人徒步万里寻妻”说明了整篇新闻稿件的故事内容,而后半部分“找不到人愿死在路上”则是对前半部分内容的进一步说明,抒发了新闻人物王玉明对妻子的忠贞之情,奠定了整篇新闻稿件的情感基调。该稿件使用了描述性导语,再现当时的场景,直观地表达人物情感,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使受众声临其境,有利于后面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同时,在导语中,记者也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受众看完之后不禁会想:在王玉明身上发生了什么?他的妻子为什么会失踪?又是什么东西让他一直都在坚持着这条寻妻之路?作为一位72岁高龄的老头子,王玉明又是怎样开展自己的寻妻之路的?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为下文内容作了铺垫,而且还起到了勾起受众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稿件的第二自然段,记者以精辟简练的语言对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物、事件、原因以及过程这六大要素进行了说明,简洁明了地对新闻事件进行了回顾,将受众瞬间带进了新闻事件中。全文使用了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纵式结构,向受众理清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将整个新闻事实顺理成章地呈现在受众眼前,凸显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在纵式结构之内,该稿件主要分成“事件回顾”“万里寻妻”“最后的监控影像”60年代的爱情”“她平时一分钱都不舍得花”和“再出发”六大部分,以小标题的形式分点叙述,使得稿件结构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层次清晰。 二、表达形式分析

除了以时间顺序为主的叙事方式以外,直接引语的使用更是整篇新闻稿件的突出特征。“我要把她带回家”“找不到我老婆子,我死也要死在外面”“我们一见面都特别高兴,我很爱她”“这一辈子,就陪了她25天”等对王玉明所说



1


的话语的直接引用,既直观地表达了王玉明的真实情感,也增强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感。

突出的细节描写也是该新闻稿件的一大重要特征。例如:“他脊背微弓,身材显得有些瘦小,层层白发从头顶两侧往中间聚拢,皱起的眉头很少松开,看上去总是一脸苦相”,此处的外貌和神态描写突出了王玉明的这一人物形象,也侧面暗示了妻子失踪后王玉明凄苦的生活状况,为下文的内容奠定了情感基础。后的“由于劳动过度,王玉明的手指关节粗大到变形,两只胳膊也无法伸直。隔着衣服,能摸到他的肌肉,但明显感觉有些松弛”这一细节描写更是加深受众对王玉明这一真实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一步步地牵动着受众的怜悯之心,提高了稿件的传阅度。

此外,该稿件也适当地使用了列举数据和举例说明的说明方法来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例如,“两地路程约200公里,坐公共汽车要四个小时左右。换成步行,需要花费他四天时间”等数据的列举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得语句更加准确,新闻事件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也烘托出王玉明寻妻之路的艰辛和不易。而举例说明则表现在人们对王玉明的帮助上,体现了人情的温暖这一新闻立意,向社会散播了满满的正能量。 三、新闻价值

这篇新闻稿件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阐述,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内容紧凑。以“老人徒步万里寻妻”为主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突出人情温暖这一新闻立意。同时,体现其新闻价值。通过对王玉明万里寻妻这一新闻事实的叙述,既体现了当今社会中前一辈人对爱情的忠贞和专一,也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传递了人情的温暖和社会正能量,让现在的更多人相信“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爱情”

另一方面,稿件中提到的“没钱去医院”“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户口“农转非”等相关内容,表明了导致王玉明与阎宝霞夫妇最后失散的部分原因,体现了以前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将以前的生活与当代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现出当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变化,侧面倡导人民群众要感谢政府以及相关人员对国家的努力和贡献,引导大家要好好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平安生活。

2


新闻的主要作用就是揭露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篇新闻稿件的传播也有利于揭露社会存在并难以解决的“大海寻人而寻不到人”的问题,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底层群众的关注,完善当今的公安系统,进而维护底层群众的合法权益,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72岁老人徒步万里寻妻:找不到人愿死在路上》这篇事件通讯既起到了新闻稿件应有的报道新闻信息、指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也充分地体现了其传递人情温暖、倡导人民群众珍惜生活以及引起政府对底层群众的注意的新闻价值。而言之,这是一篇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同行人员借鉴与学习的新闻稿件!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ccf23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