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式 作者:杨杰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但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之不相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是其实务性强,所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是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现方式,强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方式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法律人才、医务人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并列为三大热门人才。而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社工专业学生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差异。毕业生与社工实务部门(用人单位)反映最强烈的是工作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是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基础性的人才工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是撬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阿基米德支点。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涉及培养目标和实现方式。培养目标是导向,实现方式是手段,培养目标决定了实现方式。所以,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要打好知识基础,其第一要务是掌握专业知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所谓内部的知识,就是由若干专业课程所承载的知识;所谓外部的知识,主要是指与社会工作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现行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模式,是侧重于传授专业内部的知识,强调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求本科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课程,这当然是必须的。然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仅仅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内部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专业的内部知识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对应的社会现象却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社会现象密不可分的,毫无疑问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曾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是这样,以专业学习为主,兼学其他学科。即不但要学社会工作,也要学文学、史学、法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还要了解自然科学。因此,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优秀的本科生,除了提供足够的专业内部知识,还应当提供足够的专业外部知识。目前要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加大专业外部知识的供给力度,才能更好地造就在专业知识上内外兼备的本科生。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学习实践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0baa5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