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地铁超深基坑开挖监测管控 摘要:南宁某综合客运枢纽站二期基坑项目北侧基坑有地铁一号线通过,地铁上方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底距地铁顶约7.5m。地铁南侧设四层地下室,基坑深13.7~22.6mm,边线退地铁边线7.0m,该项目位于地铁强烈影响区内,通过对基坑监测及地铁监测综合管控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深基坑监测;近地铁;基坑监测;地铁监测 一、工程概况 南宁某综合客运枢纽站二期基坑支护工程位于火车东站东侧,基坑面积约23997.18m2,场地北侧为站南东路,东侧为站南一支路,西侧为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南侧为规划的市政道路。基坑为坑中坑形式,其中北侧基坑开挖深度8.4m~9.4m,基底标高87.60m;支护桩长16-29m,基坑下方约7.5m处为1号线隧道结构顶面,北侧基坑上方设1层地下室。南侧设4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6.6m~22.6m,基坑底标高74.40m,支护桩长24-28m。北侧基坑有地铁一号线通过,地铁上方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底距地铁顶约7.5m。地铁南侧设四层地下室,基坑深13.7~22.6mm,边线退地铁边线7.0m。本工程支护桩施工和土方开挖会扰动地铁隧道周边的土质,影响地铁隧道周边土质的力场,隧道易发生位移、变形或破坏等。[1] 图1南宁某综合客运枢纽站二期效果图 图2通过基坑地铁示意图 因此项目基坑监测与既有地铁监测尤为关键,通过强化项目现场监测管控,从而达到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效果。 二、基坑监测方案 场地在东站和某客运站一期附近,周围有地铁一号线隧道、客运站一期高楼、高架桥、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线等一系列设施,对基坑稳定性要求高。监测结果与第三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实时更新基坑变形情况,并针对危险变形,采取相应措施,将各种危险事故扼杀在萌芽阶段。 图3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监测数据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以便指导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当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防发生工程事故。如实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加密观测次数。 三、基坑监测及地铁监测 桩基及土方开挖施工必定对已有的隧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结构、轨道结构、轨道设施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边坡开挖、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进场开始应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对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施工期间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既有线安全运营。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1、仪器监测及内容: (1)既有地铁隧道监测项目 (2)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监测项目 表2 工程监测内容表 2、巡视检查 (1)既有地铁巡视内容及重点 表3 既有地铁巡视内容及重点一览表 (2)基坑及周边环境巡视内容及重点[2] 表4 基坑及周边环境巡视内容及重点一览表 3、巡视方法 (1)初次巡视 初次巡视是在施工影响前调查周边道路、地面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的现状。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及建筑物有无裂缝等。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等异常情况,采用拍摄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 (2)常规巡视 常规巡视是在施工过程对开挖面地质情况、支护结构体系及周边环境的巡视,内容包括:①土层性质及稳定性;②排水效果;③支护体系施作时情况;④基坑侧壁渗漏情况;⑤支护体系开裂、变形变化情况。⑥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⑦周边建筑、道路有无新增裂缝情况。巡视过程中对在初次巡视中发现的裂缝测量宽度、剥落体测量大小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裂缝发展速率超过预警标准或者发现开挖面土体有渗水、流砂、坍塌、支护体系开裂、变形、渗漏水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填写现场安全巡视表,并拍摄、录像存档。 (3)巡视频率 在每次现场监测工作实施的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巡视,并保证作业时间内每4h巡视一次,出现异常情况加密巡视频率。 四、结语 本项目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自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基坑支护监测与既有地铁变形监测相结合,为施工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提供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南宁某综合客运枢纽站(长途客运站部分)一期工程、东站城市广场工程后续施工对邻近地铁盾构隧道影响的三维模拟分析及安全评估研究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8992d2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3a.html